从主要支持贷款购房到支持租购并举,从只允许单位职工缴存到灵活就业人员也可缴存,从固定时间地点“窗口办理”到“一网通办”……住房公积金制度正不断创新提升服务,扩大制度惠及面,有力支持百姓群众的基本居住需求,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稳稳的幸福”。
随着平台经济兴起,灵活就业模式方兴未艾。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公积金贷款是有利的金融工具,能多方位辅助他们解决住房问题。比如,相当一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的现状是租房,公积金支持租赁用途对他们有着立即可见的帮助。
据介绍,灵活就业人员包括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自由职业者两类。截至今年10月27日,苏州全市有个体工商户17673人、自由职业者88091人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累计突破10万人;累计发放灵活就业人员贷款2亿元;累计提取26528笔,提取金额6694万元。
今年7月1日起,新版《苏州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实施细则》正式施行。新政实施以来,灵活就业人员开户数量大幅攀升,4个月实现新增突破9万人,增长人数是上半年的33倍,达同期57倍,尤其9月、10月新开户数环比增幅居全国试点城市首位。今年,灵活就业人员归集金额超1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78%。
这些数字的背后,离不开公积金管理部门的全方位服务。公积金部门通过政企合作、政银合作,将政策利好送到更多灵活就业人群面前。为方便办理业务,将“苏州公积金”App开户流程由11项优化至5项,还在“苏周到”App同步上线开户功能,并创新“告知+审核+批量”办理模式,进一步提高线上办理开户的效率。
翻看公积金新政实施情况,越发能看出这些政策里的“百姓情结”。
在推进效率方面,市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将鼓励个体工商户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纳入《苏州市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市公积金中心积极研判灵活就业人员试点工作形势,形成问题清单、逐一打通堵点,制定行动方案。搭建部门间协作机制,促进平台和资源的共享共通共用,逐步完善“协同共赢”的多元扩面格局。
在方案制定方面,苏州公积金试点政策在迭代优化中不断强化住房保障功能,突出无门槛、灵活缴等特点。例如,灵活就业人员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符合条件的,可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依法扣除;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享受3种缴存补贴,分别是开户缴存补贴、年度缴存补贴、长期未使用住房公积金补贴;灵活就业缴存人员可在参加苏州市流动人口积分入户、入学时按规定计算得分……每一项都紧贴民生,关注实用性。
在分类施策方面,我市出台公积金“筑梦苏城”工程若干举措,将青年人才纳入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灵活就业人员缴存质量,面向青年人强化住房公积金支持作用。10月10日起对现行贷款首付比例、可贷额度计算方式、贷款最高限额、贷款最长期限、商转公贷款范围进行系统调整,更好地满足全市缴存人员的家庭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据统计,新政实施以来,日均贷款申请笔数603笔,同比增长406%,日均申请金额54180万元,同比增长648%。
上个周末,姑苏区虎丘街道留园公积金“橙意服务站”,组织社区人员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缴公积金上门宣传活动,为相关居民答疑解惑。利好政策举措直达一线、落地生花,为灵活就业人员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据介绍,下一步将以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全生命周期优质在线服务,在重点业务掌上办的基础上,实现灵活就业App全业务覆盖,更大程度上实现“随时缴、随意退、随心用”,实现数据共享更便利、业务办理更安全、服务渠道更多样。
“进一步挖掘试点深度、提升产业高度、拓宽发展广度,推动扩面速度从稳产向提速转变。”市公积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政策机制创新力度,推动试点工作走深走实,扩大政银企合作规模;营造“苏州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苏州更有为”的青年发展最优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