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芜湖 > 文字新闻
芜湖:等高对接 提升城市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9-05-31  来源:中国芜湖  发布开发区: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安徽的重大机遇,有利于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有利于加快与沪苏浙全方位等高对接、缩小发展差距,有利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安徽形成了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综合比较优势,并构建了合肥都市圈、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北地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一圈四区”的区域发展格局。其中,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省也是长三角地区活力强劲的科创走廊,要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牵引,大力提升国家科学中心、滨湖科学城等建设水平,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联接长三角地区和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重要战略通道,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深化与长江中下游分工合作,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

  作为皖江开发开放的龙头,芜湖已培育形成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通用航空、微电子、新型显示、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大数据及产业互联网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在产业发展上特色鲜明,拥有“比较优势”,成为我省制造业强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能造车、造船、造飞机、造轨道交通的城市,载人航天、国产大飞机、战斗机、特种车辆、各型军舰都有“芜湖制造”的参与。

  对芜湖而言,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芜湖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充分发挥“角中有廊”“廊中有带”“带中有港”的叠加效应,扬己所长,找准定位,精心谋划,主动作为,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增强发展新动能。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加快融入,在基础设施、协同创新、新兴产业、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开放合作、城乡社区治理等方面与苏浙沪对标、对接,积极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合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提升城市能级,在长三角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中发挥应有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有着“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美誉的芜湖,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正抢抓战略机遇,努力在融入这一国家战略上走在前列,展现新作为,既做长三角一体化的受益者,更做长三角一体化的贡献者,奋力当好安徽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

  出海口“移”到了皖江上

  “芜湖造”轻型通用飞机翱翔蓝天。通讯员 杨大伟 摄5月12日,芜湖港国际集装箱码头现场一派繁忙,重达900多吨、装满63个集装箱的360台艾瑞泽5小轿车,将从这里装船运往上海港并远销埃及。

  “原本10天的航程缩短为3天内,船舶在申作业时间也不超过1天。 ”奇瑞汽车国际公司销售管理科负责人欣喜地说,自芜湖港至上海港开通点对点直航班轮后,不仅航程缩短了,还提供优先靠泊、优先作业,为企业压缩了一半的物流时间。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芜湖港获得新机遇。今年3月28日,芜湖港正式开辟至上海洋山港的“点对点直航班轮”,在为芜湖海螺型材、奇瑞汽车、信义玻璃、格力空调、美的电器等知名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为省内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增添了新的竞争优势,华凌、美菱、佳通、江淮汽车等省内大型外贸企业的物流方式也纷纷由宁转芜,逐渐形成“皖货皖出”,大大改善了我省主要外贸货物的运输通道。

  作为长江水运第五大港口、我省最大的外贸集装箱枢纽港,芜湖港的发展得益于与上港集团的战略合作。2014年,皖江物流与上港集团实现战略合作,芜湖港成为皖江区域唯一与上海港联动的物流战略合作平台。合作以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以10万标箱的速度逐年递增。

  在全省港口一体化、港航协同发展中,芜湖一直是枢纽和门户。

  2018年12月,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在芜湖揭牌。 “这就好比把拳头攥得更紧了。 ”芜湖市港航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我省港口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对外,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合作和竞争,做强做优做大我省港口龙头企业,促进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

  一体化和协同发展的首个成果,是“港航巴士”。今年4月16日,合肥港至芜湖港“港航巴士”开通。 “港航巴士”顺畅对接芜湖港至上海港的直达航线,改变了之前“货等船”状态,省内各地企业货物到了芜湖港口后能够“随到随走”,合肥港出港货物到达上海港装船时间由10天以上压缩至7天以内。

  “在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芜湖面对的将是更加广阔、更具活力的市场。 ”芜湖市港航管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芜湖将按照港航交通、物流、信息“一张网”的要求,不断推动江港海港之间一体化发展,把出海口“移”到皖江上、“搬”到家门口,进一步发挥长江黄金水运通道作用,当好安徽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

  “芜湖制造”行销全球

  5月16日,芜湖三山港区一片繁忙景象,码头上一座座塔吊舒展长臂,将货物装载上船。自去年底国务院批复同意芜湖港口岸扩大开放三山港区以来,这里车来船往,呈现出勃勃生机。

  1992年5月,随着第一艘外籍货轮抵靠芜湖港装载出口货物,芜湖港成为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数据显示,1993年,芜湖外贸总额不过数千万美元,而2018年,芜湖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500万吨,进出口总额68.8亿美元。港口坐拥水路便利,芜湖陆空发展也急速跟进。宁安、合福、商合杭、皖赣等一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加速建设或投运,芜申运河、芜宣机场项目加快推进,芜湖对外开放通道呈现出海陆空立体化新趋势。依托立体开放通道,“芜湖制造”行销全球,海螺水泥和型材、奇瑞汽车和零部件、芜湖美的空调和洗碗机等“芜湖造”正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

  近年来,芜湖全面融入国家开放新布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正逐步构建。 2018年,芜湖对外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参与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实现“单一窗口”报关报检全覆盖;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成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共同发布《G60科创走廊松江宣言》,在上海虹桥商务区建立城市展厅;出台推进中外合作园区发展政策规定;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开展“委托受理、远程核准”试点;与德国合作推广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深化经济产业合作。

  走出去,引进来,芜湖企业一马当先。奇瑞汽车连续16年保持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累计出口超过140万辆。目前,奇瑞已经覆盖“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中的46个国家。作为中国建材工业“走出去”的先行者,海螺集团自2011年踏上国际化发展征程,至今已投资了20多个项目,仅在印尼、缅甸等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设立了16家公司,实现了从产品出口到技术输出、再到资本输出的全面国际化。

  截至今年2月,芜湖实有境外投资企业达87家,注册资本超过7亿美元,境外实际累计投资超过20亿美元,对外投资企业分布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 2018年,芜湖新批外商投资企业达30家,实际利用外资29.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5%,与15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全市共有4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芜投资设立企业53家。

  新兴产业“百花齐放”

  5月16日,位于芜湖开发区的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厂房里,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对一组组单轨列车进行组装。 “这就是将在芜湖轨道交通投入运行的全自动无人驾驶跨座式单轨列车。 ”公司副总经理许彦强说。2014年公司落户芜湖,建设中车浦镇庞巴迪单轨列车全球生产基地,就是看中芜湖在长三角独有的区位优势、扎实的产业基础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芜湖市立足自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以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产业在芜湖“无中生有”,迅速成长为拉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目前,全市已建成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通用航空4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新型显示、海洋工程装备2个重大工程和智能物流装备、高端医疗装备、燃料电池系统3个重大专项入选第三批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专项。埃夫特六关节机器人销量稳居全国第一,奇瑞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二,中电科钻石飞机实现“安徽造”飞机首批交付。 2018年,芜湖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4%,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40.1%。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芜湖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颇具代表性。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公司从奇瑞汽车下属的事业部,迅速成长为工业机器人后起之秀,引领机器人产业“百花齐放”,全市落户机器人企业达100余家,2018年产值超百亿元,形成了以埃夫特智能装备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工业机器人企业集群,以奥一精机等企业为龙头的关键零部件企业集群,以酷哇智能机器人等企业为代表的服务及特种机器人产业集群,在全国率先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全产业链,芜湖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区。

  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要素迅速集聚,催生全市创新能力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018年,芜湖全社会研发投入达88.1亿元,占GDP比重达2.87%。全市高企总数达到647家,较上年增长25%。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2.1件,连续八年位居全省第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芜湖城市综合创新能力跻身长三角前十,城市创新竞争力位列全国第38位。

  生态江城更宜居

  近来,新建成的芜湖滨江公园二期成了芜湖市民最喜爱的去处。每当夜幕降临,被誉为“十里江湾”的滨江公园流光溢彩,沿江建筑灯光绚烂,勾勒出一幅幅迷人的画卷,美不胜收。

  为了让这一生态美景走进现实,芜湖市全力以赴推进长江干流岸线清理整治,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成功摘取国家森林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等生态桂冠,为江城“生态名片”增添光彩。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呵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2017年以来,芜湖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长江大保护,一举解决了二水厂水源地中石化码头搬迁、四水厂水源地东汇码头拆除、箱子拐长江岸线整治等一批难题。经过整治,共释放长江干流岸线约27公里,清理出滩涂陆域面积约244万平方米。目前,全市长江滩涂地计划复绿11300亩全部完成,芜湖长江两岸郁郁葱葱、生机勃发。

  “只有把生态环境修复好,走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我们的发展才能更科学、更有序、更高质量。 ”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不折不扣把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落到实处。去年以来,芜湖以“绣花”功夫补齐在污水处理、黑臭水体治理、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地和固体废物监管等方面的短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获评2018国家森林城市,为全省唯一;第一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通过验收。 2018年,全市完成造林5.3万亩、森林长廊60公里,新增绿地155.6万平方米;“创森”规定的40项指标,芜湖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在水生态方面,芜湖组织实施九大类百余项水生态建设项目,着力构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管理、水景观水文化“六大体系”,目前,已基本形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特色更加凸显。

上一条:市政府与安徽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