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湾新区滨海园区的一处工地上,打桩机轰隆响个不停,现场一片火热。
这块土地的“主人”,正是浙江瓯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年产12万片5G射频滤波器硅基晶圆片项目。
15天前,浙江瓯芯建设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除去必要的公示时间,该项目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领取施工许可证,用时两个工作日。放在以往,这个过程需要近50天时间。
“拿地即开工”的审批效率背后,有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一份牵引之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牵引性抓手,旨在通过制度创新、数字赋能双轮驱动,进一步优化基本政务服务、融合增值服务,对政务服务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变革性重塑。
作为七个省级试点单位之一,温州湾新区全力推进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工作,聚焦“五个一”改革总体架构,以“企业有多少困难、我们就想多少办法”为出发点,创新打造“线上淘宝、线下超市”增值服务模式,首批推出“数据得地”、企业合规指导、工业项目投资促产等十大特色服务。
“浙江瓯芯建设项目能有这个速度,是因为我们在服务理念、模式、方式与内容等方面均融入了‘增值’概念。”温州湾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林克钦点出了其中的门道:构建全链条式的线下“企业服务超市”。
占地3300平方米的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就是林克钦所说的线下主阵地。在这里,法律、财税、多评合一等10家中介机构已经入驻,能够提供工程设计、评估评价、工程测绘等“全链式”服务,基本满足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需求,不仅节约企业选购服务的时间,还能再降5%-15%的选购成本。
再看云端,借鉴“天猫超市”服务模式,“助企红”数字化平台应运而生。平台集成现有涉企数字化应用,完善“企业头条”“云上企服”“服务E站”等应用场景,“点单式”为企业提供增值套餐服务。
像这样的涉企服务“一站集成”,只是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一角。“企业出题、政府答题”的对话,在此番探路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今年7月,温州垚发年产100万立方特色建材新型材料项目选择了“预验即试产”服务模式,申请分段验收和提前设备调试。在厂房主体工程完成预验收后,部分设备被允许提前进入安装、调试、试生产。“这样一来,我们的投产时间提前了数月,可以更快产生效益。”温州垚发新型建材合伙企业负责人为速度感叹。
次月,瑞浦新能源制造基地一期工程起步区建设项目选择了“竣工即领证”服务模式。企业在通过建设用地复核验收当日,便取得了不动产权证,不动产登记效率提升近九成,为企业融资节约大量时间。
两幕场景,体现的却是同一个理念:要坚持需求导向,实实在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秉持这一理念,温州湾新区将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增值化改革的“第一命题”,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在延伸拓展基本政务服务“一件事”基础上,叠加关联度高的中介、金融、人才、科技、法律等增值服务事项,梳理了“一类事”改革事项23项。其中,对应世行十大指标改革事项17项,眼健康产业链等地方特色的“一类事”6项。
不仅如此,以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国家试点为契机,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码”向着涉企高频事项领域集成应用的方向不断迭代。比如,与龙湾农商银行合作的融资信贷增值服务试点,就让企业办贷全过程从5天跑3次简化为半天跑零次。
发展无止境,改革亦无止境。在两区一体化融合背景下,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将进一步加快“五个一”体系延伸拓面,打造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新生态,着力提升政策的精准性和穿透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迭代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