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受到国务院表彰激励,涟水、洪泽、金湖三个县区公立医院改革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近年来,我市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医改工作,着重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育人才、优服务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多项工作全国有位置、全省走前列,有效地提升了全市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擦亮“医在淮安”品牌。
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深化
我市实质化运作市县两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着力规范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为深化医改提供了制度保障。持续增加城市公立医院定额补助,切实提高医改惠民的实效性,去年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药占比下降15%,医疗服务收入占比30.6%,住院病人次均费用增幅下降5%,医保目录外费用占比下降7%,群众和医务人员综合满意度达95%以上。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加快集聚优质医疗资源,一批院士工作站和知名专家工作室成功落户,省级以上重点专科数量位居苏北前列,“五大急症中心”实现县区全覆盖,所有县人民医院都达到了国家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推荐标准,有力推进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市公共卫生中心等项目建设。
分级诊疗制度日益健全
我市着力织密基层医疗服务网,扎实推进“大基层”体系建设试点,积极创建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示范村卫生室,突出抓好家庭医生工作站建设,全市基层服务量占比71.7%,县域内就诊率91%。
不断提升医联体运行质效,市级五大医疗集团与13家成员单位、6个县级医联体与34家乡镇卫生院建成紧密型医联体,进一步强化了“五统一”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有三级医院专家坐诊,乡镇卫生院每周有二级以上医院专家坐诊,实现了医疗技术和专家服务双下沉、基层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努力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序推进创新试点工作,全市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801个、家庭医生工作室46个,普通人群签约率49.2%,重点人群签约率76.2%,建档立卡低收入家庭签约率100%。
联动改革效果明显增强
药品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医疗机构药械采购联盟,谈判后的药品价格降低20%以上;落实价格联动调整机制,对538个高值医用耗材执行全国最低价;医疗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上升2%。
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72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由470元提高到510元;积极开展门诊统筹,逐步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实现基本医疗、大病保险与民政救助一站式结算,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为73.5%,大病保险补偿10.5万人次,补偿金额2.3亿元。按照“有升有降、结构性调整”的原则,推动136家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确定服务价格,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