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刚过,走近庐江县龙桥镇矿区,笔者发现这里呈现出独特的景观:一边是寸草不生、沟壑纵横的“江淮沙漠”;一边是树木葱茏、瓜果飘香的生态美景。
“截至目前,全县有3000多亩修复后的土地种上了粮食和林果,我们在龙桥镇特意保留下一小片治理前的原貌,作为水土保持警示基地。”庐江县环境监察大队朱传宝告诉笔者。
龙桥镇矿区只是庐江县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做大做优矿业经济,打造“绿色矿山”升级版的一个缩影。
作为我国四大矿产县之一,庐江县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多矿种资源集中区,素有“地下聚宝盆”之称,现已发现和探明的矿种有铁、铜、硫等33种,明矾石储量更是居全国第二。这个全县矿业权总面积上千平方公里的地区,被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调局列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找矿的重要片区。
但这样的“光鲜”背后,是庐江县遭受的巨大“伤痛”:过去那种“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模式已经让该县矿业难以为继。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近年来,庐江县将“绿色矿山”作为立矿之本,“百年矿业”已经有了“百年产业”的新概念,清洁化生产、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生态环保成了当地矿山企业建设的关键词。
综合利用“吃干榨尽”,是庐江县矿业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该县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就地吃干榨尽变“废”为“宝”的低耗能、污染少、效益好的绿色崛起新路。
全面打造“无尾矿山”,是庐江县矿业经济发展的先进做法。该县坚持“科技、绿色、人文”的发展理念,向工业废弃物要效益,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了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谐发展,以绿色制造安全系统管控模式向打造“生态矿山”企业的目标坚实迈进。
努力守护“绿水青山”,是庐江县矿业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该县通过技术创新和规范化管理,最大程度降低矿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积极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并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矿山企业采取边开采边恢复治理,还矿区一片碧水青山。
说起庐江采矿的新变化,陪同笔者采访的庐江县环保局负责人如数家珍:“我们的选矿用水是闭路循环,可以杜绝水污染;采用的是充填法采矿,既可以保证地表不塌陷,保护地表植被,又可以将大部分尾矿充填进去降低尾矿库的压力;地面的尾矿再采取制砖等形式‘吃干榨尽’。”
锦龙环保建材“吃干榨尽”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龙桥铁矿通过硫铜回收减少尾矿排放、罗河矿业实施矿区生态修复让矿山废弃物堆场重新披上绿装……走进庐江县矿区,到处都能见到“绿色升级”这一发展理念的现实写照。过去“搬山运动”的发生地,如今实现了“既富也美”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