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南通 > 文字新闻
借力“双飞地” 融入长三角
发布时间:2023-09-06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秋风掠过龙游河畔,如皋融入长三角的热度丝毫不减,最直观的手笔便是“上海孵化、如皋转化”。

  在上海闵行区大零号湾内,有着如皋在沪最大的“双飞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马麟正带领团队紧锣密鼓进行飞地项目的准备工作。不久前,他的“面向下一代板间互联的高速光路板及核心波导组件项目”斩获第二届南通江海英才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并计划在南通建设光路板及波导产品量产基地。

  一江之隔,城市与人才、产业与项目成功牵手。在马麟看来,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招商创新与政策创新,能够帮助科技人才型企业顺利突破从小批量到规模化生产这一关键屏障。

  在竞争激烈的长三角,如皋如何突出重围?靠创新、靠人才。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如皋站在协同创新的潮头浪尖,努力走出一条快速出圈的“双飞地”发展模式——打破地域壁垒、抢抓发展机遇,在上海设立科创飞地,实现优质项目在上海飞地孵化、研发,在如皋飞地中试、产业化发展,将更多科创成果和高端人才引入如皋。

  以马麟教授领衔的高端人才项目为代表,有一批引领产业发展、掌握关键技术、富有市场前景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选择落地如皋,背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如皋为他们创造了一线孵化平台。

  医药健康是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投资最大的“风口”之一。在一次同济如皋港(上海)科创飞地项目路演活动中,国家青年拔尖人才、同济大学教授朱小立与家乡如皋结缘。路演结束后,朱小立决定在上海进行技术研发,在如皋建立基地,用于生产其在国际上首创的CAD-HCR(计算机辅助的杂交链式反应)细胞多重分析技术病理筛查检测产品。

  令朱小立惊喜的是,在如皋各级部门的迅速对接和全方位护航下,短短几个月时间,项目便在如皋港长江智创园完成了注册落地、场地建设、首批人员招聘,并获得了上市企业5000余万元的投资。

  8月的最后一天,朱小立以创业者的身份,现身2023如皋(上海)“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会:“六大产业链布局高瞻远瞩,科技与人文在这片长寿土地上的碰撞,一定会绽放出璀璨的光辉。”当天,12个人才项目成功签约如皋。

  项目路演是如皋招才引智的有力举措之一。如皋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朱莹滢认为,“双飞地”模式推进并非简单地将产业“搬家”“输血”,而是要充分利用上海的人才资源和如皋的空间资源,迈向深层次、多领域的协作发展,一起做大合作的蛋糕,“这样才能变身处一线城市周边的人才虹吸为推动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红利,不断汇聚产业高峰和产业高原”。

  走进如皋高新区的四大园区,来来往往的车流中,有不少挂着“沪”字号牌的车辆。园区负责人解释,其中一部分是从上海前来考察投资环境的客商。

  坐落于园区的霖鼎超精密微纳光学产业基地项目,是上海交通大学与如皋市产学研合作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如皋首个“双飞地”孵化成功项目。目前,厂房装修已接近尾声。项目负责人表示,通过如皋基地的辐射带动,吸引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与上海形成“量产+研发”产业协同效应,最终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精密光学园区。

  7月18日,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分布式驱动底盘及零部件项目又从“飞地”成功孵化,落地如皋。未来,双方将合作共建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汽车智能创新平台,用于设立汽车智能创新平台及项目研发孵化,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平台设立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人才及项目服务中心等,推动项目产业化落户如皋。

  飞地变热土,如皋与上海的“双向飞地”已蔚然成势:与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等高校共建4个创新飞地,今年在沪举办 “才聚雉水、智汇皋地”项目路演7场,50个项目同台竞技,其中一半项目实现“上海孵化、如皋转化”。

上一条:区民间文艺家协会:荟聚民间艺术 展示高淳风采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