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评价关系到个体科研积极性和科研质量, 关系到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办学质量, 关系到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受绩效考核和大学排行的影响,大学科研存在过度功利化倾向,影响了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质量。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科研应该重新反思其责任和使命,通过评价改革引领创新生态发展。
一、将生态指标纳入大学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中
由于受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影响,全球创新模式从集群模式向生态模式转换。绿色创新、绿色生产成为一切创新活动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 也是科学与技术应担负起的社会责任。在这种创新生态范式下,大学应加强科研评价改革,将生态理念融入科研评价中,以生态评价引领创新发展。
大学科研创新评价指标从只关注成果的评价,到关注成果、项目、专利、绩效以及人力资源和制度环境的评估,从单纯的绩效评估到兼顾绿色指标和创新活力评估。绿色指标包括创新的成本、风险评估,创新伦理以及创新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特别强调有关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基因工程与健康研究,同时又不造成污染和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强调创新性及成果活力,通过生态评估增强创新活力。
二、将专利纳入大学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中
研究发现,大学科学研究与专利活动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专利数量与大学规模、大学类型、专利经验、研究广度、研究质量之间呈高度相关。近年来,发达国家开始重视专利指标及其对创新的影响。专利包括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专利。对专利指标的建构可以反映专利的关键要素及其重要性程度。在不同的环境和时期专利指标所强调的重点也不同,但专利之间的关联性、系统性和生态性也是影响专利效率的重要因素。有的专利是基于上游科研成果和有价值的发现而发明的,有的专利是基于基本原理和生产实践而发明的。我们需要构建一种基本的专利框架结构来构建专利指标体系,在关注关键指标的同时关注专利传承与相关性,关注专利的可持续发展和影响力,推动系统创新。
大学要重视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被看成是驱动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保障。我国大学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往往重视一些事务性管理,而忽视了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环境,包括技术、品牌或内容在内的各种新理念和新标准、新方法不断出现,专业人员需要广泛的知识和技术视野。知识产权专业人员还需要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技术发展的前沿和动向,并且对本地的适应性做出很好的判断。
三、重视分类评估和人力资源评估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完整,类型多种多样。大学评估应该重视多样性和特色评估,提高质量,维持高等教育合理秩序。大学科研评价需要考虑全球、国家、地区、大学不同层面的相关政策以及科技发展总体趋势,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还要考虑不同层次和类型大学的组织目标、不同学科领域的不同评价标准等问题。全面地把握大学科研的总体质量、选题类别, 判明是否与全球科学研究范式、重大问题以及科技发展趋势相适应, 是否能够满足地方性发展的需要。了解大学科研创新能力和人才资源分布状况,为大学可持续发展提供证据。对教师个体的科研质量、科研绩效、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进行评判, 为其学术研究和专业发展提供参考。对大学科研氛围、组织 文化、创新景气进行测度, 为进一步优化科研环境和科研制度提供研究基础。为科研管理及咨询服务部门提供有关大学教师科研现状、科研困境等实证材料, 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形成协同创新机制。
四、大学科研评价要强化科研责任和伦理
目前各国都强调“卓越科研”“负责任的研究”,在关注科研成果质量的同时, 更加强调科研与教学和生产的结合,同时加强了科研方法与伦理的教育,关注科研质量标准、科学精神与文化建设。评价方法重视计量分析与同行评估、智慧评估、叙事评估相结合,提高评价的社会语境关联性 , 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重视大数据思维与评估范式的变革。提高证据意识,改善评估思维。重视科研评价的民主参与、网络机制及自适应机制的研究。
现实中大学科研创新成果的利用率还比较低,对于如何加强知识管理, 如何打造知识增值模式还没有形成具有共进性的价值链。我国高校科研创新成果向实践转化的渠道仍然不畅通,只有在已发表论文基础上申请项目的渠道, 其他基于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社会服务转化等证据申请高层次科研项目成功的概率比较低, 难以在科研与应用之间形成共进机制,评价体系中缺乏可见的评价指标和应有的权重。为此大学科研评价需要将生态理念融入其中,形成创新生态系统。
五、加强价值链评估,形成科研增值模式
科研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也是一个实证研究和收集证据的过程,更是促进创新发展,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文化的过程。科研评价首先要明确科研评价的价值基础和评价标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可以根据各自特色赋予科学价值、技术价值、应用价值以不同权重。大学科研评价还要不断吸收新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大学科研评价还要关注新的知识生长点、关联点以及组织网络、扩散图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出现后,会引发整个专业共同体的协同效应,引发一系列研究并推动实践创新, 形成创新集群效应。为此,科研评价需要具有共进性思维,打造评估的价值增值模式。
六、加强大数据监测评估,形成全景式决策模式
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科研创新更强调知识网络和生态语境下的自主创新与动态生成,进而使得知识演化与人工探索相得益彰。大学科研创新评价需要加强对知识进化图景的动态考察,进而更好地定位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的创新价值。另外,在关注显性科研评价的同时,也应重视对隐性创新文化、创新景气、创新人才的监测与评估, 监测科研创新传播与扩散网络。
大学科研评估需要置于全球、国家、区域、大学不同层面和大数据语境下进行分析和定位,同时还要考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宏观背景以及区域教育环境因素,最后依据时间、空间、主体、资源、价值、标准 六个基本维度,形成分层次、多维度的全景式决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