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词,“来过,便不曾离开”,让乌镇从众多江南水乡中脱颖而出,也让世人记住了桐乡。桐乡亦成为初代旅游网红城市。
十六年后,当山东淄博凭借烧烤三件套火爆出圈,贵州榕江一场村超引爆全民狂欢,新晋网红城市的出现,似乎宣告着城市文化旅游竞争的新打法。
在打造网红城市的竞技场上,不得不承认,中小城市在知名度上有天然的弱势,要想破圈,需要花更多心思。当大家提起桐乡便想到乌镇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风雅桐乡下一个“出圈”的城市IP是什么?是蚕桑文化还是伯鸿品牌,是时尚濮院还是宋韵崇福,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又或是好面之城?
如何让桐乡的城市IP“眼前一亮”“心头一暖”“为之一振”?我们要做的,是让桐乡不仅出圈,而且出彩,不仅火得了,而且火得久。
8月1日上午,市委书记于会游走访了我市部分公共文化场馆,专题调研我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工作。
风雅桐乡,书香中华,“伯鸿”是桐乡文化的一张金名片。2019年底,市图书馆(陆费逵图书馆、金仲华纪念馆)建成启用,一座独具文化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的城市新地标拔地而起。3年多来,桐乡以伯鸿先生为媒,把以“伯鸿”命名的文化品牌越擦越亮,构建了以市图书馆为中心,以镇(街道)图书馆分馆为纽带,以村(社区)图书室和图书流动车为基础,以企业、学校等行业系统图书馆联合加盟为补充的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伯鸿系列阅读平台建设,建成了伯鸿城市书房18家、伯鸿乡村书屋80家、伯鸿校园书屋16家、伯鸿书屋69家。于会游边走边听取我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和伯鸿系列阅读平台建设情况,要求部门以此为重要阵地,进一步厚植城市底蕴、提升城市品质,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在市区,文化艺术场馆如璀璨明星点缀在凤凰湖以南的文化中心。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博物馆、徐肖冰侯波纪念馆、钟旭洲钱币艺术博物馆等场所紧密相连,构成了桐乡文化艺术的重要阵地。从蚕桑养殖到蓝印花布,从砖雕壁画到花鼓皮影……传统手工技艺从璀璨的历史长河中走来,化为质朴而美好的文化印迹世代传习。于会游考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详细了解了我市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模式,要求把各场馆串点成线,成为展示桐乡文化的另一种名片。
座谈会上,于会游听取了我市紧扣新时代风雅桐乡建设目标,推动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成效。他充分肯定了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果,并提出了深刻六问:桐乡文化源远流长,但群众文化感受度是否深刻?桐乡旅游远近闻名,但桐乡的城市名片是否鲜明?桐乡名人群星璀璨,但挖掘和传承是否有效?桐乡阵地引领前列,但作用发挥是否充分?桐乡文艺小有建树,但艺术创作是否活跃?桐乡体育后来居上,但赛事队伍是否丰富?
要回答好这六个问题,离不开对城市的用心经营。正如近些年突然爆红的网红城市,虽然也许是“无心插柳”,但背后都是当地多年的“用心栽花”。
如何栽种桐乡这朵风雅之花?于会游强调,名人文化要再挖掘,活化利用好名人的故居和艺术馆,举办好名人赛事,持续深入挖掘名人文化资源。阵地建设要再发力,提前介入谋划文化体育场馆的设计与装修,规划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把现有场馆打造成网红打卡点。城市品牌要再擦亮,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运营城市文化品牌,策划系列桐乡好礼、桐乡好物等产品。文化服务要再丰富,要利用好濮院时尚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主动对接资源,不断提升桐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文化队伍要再充实,积极扶持各类文艺团体,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和文化人才培养,激发基层活力。文化运营要再创新,鼓励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探索文化运营的新模式,以文化IP为核心,实现无形资产的具象化升值。
让桐乡“出圈”的风何时会来,很难预测。等风来的过程是一场修炼,锤炼的是城市的品质,也是城市管理者驭风的能力。只有修好内功,风起之时才能一跃而起、扶摇直上。
下一个“出圈”的城市会是桐乡吗?下一个“出圈”的桐乡IP会是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