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朦胧中江苏省睢宁县睢城街道骑路村64岁村民王波已开着载满新鲜玉米棒的电动三轮车,进入位于城区新市西街的马路早市,临近6时,市场里已经人流如织、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这个容纳着1000多个摊位、长约1500米的马路早市迎来了每日的“高光”时刻。
“夜间车少,我们基本上凌晨1点多就来准备了,太晚了车进不来了,一直到早上7点结束,每天能卖菜5000多斤,收入不错。”52岁的张星干了10多年的蔬菜批发生意,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他黝黑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再也不用开车‘打游击’了,政府在这里开设早市,让我们安心、放心、省心,安心的是不再东躲西藏、而是光明正大吆喝卖菜,放心的是进的货不再愁卖,省心的是每天各扫摊前垃圾后有环卫工人帮助清理。更重要的是每天都有城管执法队员帮我们维护市场秩序,人多路不堵,有争执但不争吵。”
“原来这地方有一个临时的夜间蔬菜批发市场,后因城市建设需要被开发了,但商贩仍习惯性来此处交易,他们临街临路随时随地随意摆摊,垃圾乱扔、交通堵塞等,过往群众怨声很多,可要清理流动摊点,群众也有怨言。”睢宁城管执法队员吴海介绍,城市的烟火气连着民生,烦心事的“线头”得抓住。睢宁县城管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采取“因地制宜、部门监管、集中疏导、惠民便民”的原则,既要照顾群众的“菜篮子”又要兼顾商贩的“钱袋子”,让睢宁的城市烟火从早旺到晚。据不完全统计,春夏秋三季,早市每日迎客四五千人,即便是寒冬腊月,逛新市西街早市的“铁粉”每天也有一两千人。
随着经营理念的转变,早市摊主们的营销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不再一味追求菜品“多而全”,而是转向“专而精”。如今在早市里,诞生了“玉米姐”沈柳英、“黄瓜哥”崔怀朋……单一的菜品销售不仅没影响他们的收入,反而加大了对自己种植“土特产”的信心,一些老客户从线下购物发展到线上下单。
“此处不能停车”“大姨我帮你推下”“别争了,天这么热争得满头大汗,还不值买根雪糕降降火”……这个充满烟火气的早市,随处可见城管人忙碌的身影。为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睢宁县城管局不断深化作风建设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城管人员每天穿梭在1500米长的繁华大街上。他们像城市的“血管”,既连接着高大上的商城,也连接着接地气的小摊,不同的经营业态满足着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这是一个城市良性经济生态环境应有的自信和包容。
夜幕逐渐降临,中国城美食广场灯火通明,夜市摊位上霓虹闪烁,儿童的嬉戏声、商家的叫卖声、远处的音乐声……奏响睢宁“夜生活”的交响曲。“这边环境是挺好的,小吃品种也多,我和婆婆晚上常一起带小孩过来。”28岁的张玉正忙着从各摊位挑拣孩子指定的小吃。说起中国城美食广场现在的环境,摆摊10年的刘磊张口就夸:“档次提升了,年轻人也喜欢来了,以前脏乱差的环境也没有了,现在人流量非常大。”记者了解到,从过去推车“游击战”、人人厌烦的城市“牛皮癣”,到现在固定摊位、空调、油烟处理等各种设施齐全的城市烟火“风景线”,这些变化源于睢宁城管局的工作创新。该局对中国城美食广场的路面、摊铺、建筑风格、广场环境、基础设施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升级改建后,引入第三方机构负责日常管理保洁,城管局执法大队对美食广场周边市容秩序巡查,并安排人员夜班值守。
“你好,你家的灭火器必须更换了。你看灭火器的压力表指针在红色区域,说明里面的压力不够,无法有效喷出灭火剂……”正在例行检查的睢宁城管局综合执法大队中区中队长张甫杰拿起灭火器给摊主解释。“这是我们日常工作重要一部分,安全第一。有的摊主不理解,认为我们城管局多管闲事,但通过我们耐心解释,都会配合工作的。”张甫杰在给新队员传授城管管理服务理念。据了解,中国城美食广场目前共有70家美食摊位,是睢宁刺激消费、优化营商环境的体现。
“城市管理需要创新工作方法,有压力;相关部门跨前合作,有助力;想到为民惠民利民,有动力。”睢宁县城管局局长李霄表示,创新消费供给、优化营商环境,规范睢宁早市、夜市,为群众提供就业创业的机会,通过不断融合和发展,让城市的烟火气长久驻留,给城市消费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打造具有睢宁特色的城市经济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