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传统”概念的萧山,正“潮”起来,焕发出无尽的青春活力。
5月6日,在摘下“浙江经济第一区”皇冠以及今年年初启动解放思想“四强四提”活动和举行创强大会之后,萧山又启动“比学赶超”活动,并把第一个主题,放在了全面推进三化融合上。
何为“比学赶超”?就是比一比,赛一赛,找到短板、找到问题、找到差距,把比学赶超的“势能”真正转化为“打好128组合拳,实现赶超跨越发展”的“动能”。找的过程中,很多人也捕捉到了萧山数字经济变与革的信号。
正如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佟桂莉所说:“只要在变,萧山就有希望和未来。”
当然,今年一季度萧山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开门红”,GDP增幅重回7%以上,工业经济企稳,有14个平台镇街场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超过1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更是增长了35.7%,增速位列全市第一,是全市唯一达到30%以上增速的区县,其中信息软件、电商和物联网等三大新兴产业增速均超过40%。另外,全区社零总额也同比增长10.7%,增幅在13个全县(市)中排名第一,其中新零售的拉力最为强劲。
这些久违了的“萧山速度”,也在释放一个信号,靠资源、靠土地、拼价格、拼成本的萧山经济,已进阶到全新的发展平台。
大制造
位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区块的兆丰机电,是此次“比学赶超”活动考察的第一站。在它的生产车间,挂着一句乔·吉拉德的名言——“你一生中卖的唯一产品就是你自己。”
兆丰机电董事长孔爱祥要通过这样一句人生哲语,告诉整个车间、整个企业的所有人,主动改变很重要。
而兆丰的改变,在于引入了“工业大脑”。这座硕大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可员工却比过去少了300人,减少近80%。难能可贵的是,车间里最核心的机器人生产线“大脑”由企业科研团队自主研发,比直接进口设备节约投资3000多万元。
在五个“比学赶超”考察点中,这样的智能车间还有两个。比如大胜达数字化工厂,通过数字化管理和决策,生产周期从2到7天减为2到7小时,与此同时产品能耗下降约7%、生产能耗下降约18%以上。再比如逸暻化纤,通过打造智能车间,实现了产能的快速提升,今年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78.4%,为拉动全区工业增加值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兆丰、大胜达、逸暻,这三家都是萧山本土成长起来的传统企业,因为引入了“数字制造”,让传统产品、传统产业有了蓬勃的生命力。这也越加坚定了萧山实施“产业数字化”的决心和信心。
而产业数字化也让人看到久违了的“萧山速度”。据了解,今年一季度萧山有14个平台镇街场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都超过了10%,空港经济区、浦阳、红山农场、河上、南阳等增幅更是超过了20%。而工业经济也一改近几年来“三产发力、工业乏力”的格局,成为推进一季度“开门红”的最主要动力。
萧山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敏说:“今年一季度萧山规上工业增加值超过10%的镇街,很多都是当初推进供给侧结构力度最大、阵痛最多的地方。”
接下来萧山“大制造”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将眼睛向内,聚焦存量工业用地、存量企业等等,突出它们的“内生动力”。比如杭州空港经济区通过收购红山水泥地块600亩存量工业土地,将打造“杭州湾生物科技谷”。还有萧山工业强镇衙前,下决心推进工业经济数字化升级,聚焦化纤纺织和钢构网架两大传统产业,积极培育两大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努力建成10家数字工厂、智慧车间,实施100个数字化改造项目。
据悉,今年萧山已启动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打造杭州产业数字化第一区。
大创造
深耕制造业绝不松劲,抢占硬科技寸步不让。5G、人工智能、量子通讯、生物技术、大数据、新材料,萧山在发展硬科技产业的道路上也正奋起直追。
5月7日,萧山滨江两区交界处新建成的紫橙国际5幢甲级写字楼,将打造中国(杭州)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萧山在全国率先布局工业互联网,构建工业大数据的创新生态体系。
一周前,钱江世纪城城市运营有限公司摘得世纪城区域三块产业地块,以及去年下半年世纪城主动回购区域内20万平方米的存量商业楼宇,通过这样的“空间储备”,世纪城将重点打造双创平台。
发展数字经济的物理空间不足,已经成为萧山最突出的问题。好项目来了,却找不到合适的落地空间,没有空间就是空话。而接下来的几年,萧山正千方百计要培育的新引擎、新动能,就是数字经济(包括5G、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生物经济和现代服务业项目。
现在,萧山把最好的资源、最大的空间、最优的服务、最能干的团队,用来服务数字经济,也正在发生着“质变”。
如果没有之前的世纪城楼宇回购,就不会有中国(杭州)5G创新谷一个月前的迅速落户。对于5G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萧山可用“拼抢”二字。5G商用,将为车联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现实增强等重点领域的场景突破带来可能,而这更是萧山大制造、大创造所必需的基础技术。现在,5G产业在萧山正蓬勃发展。全球首个城市开放道路商用5G自动微公交项目已经在杭州湾信息港完成封闭路段测试,将为“未来交通”的建设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在萧山第一人民院,5G网络正在布设,这里将打造5G远程智慧病房;连杭州远郊小镇进化也正着力打造全区首个5G应用先试先行镇街。萧山正通过亚运筹备,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在2022年前建设成为杭州5G标杆区。
有专家表示,数字经济时代,真正的变化还没有到来,真正伟大的产品还没有出现,“今天才是第一天”。所以面对新经济、未来经济,所有人的起跑线也都是一样的。对萧山来说,它唯有千方百计地加快产业载体建设。
据悉,今年以来,萧山重点布局的“4286”产业载体,正在重点推进72个总投资超2200亿元的实施攻坚类项目建设,年度完成投资241亿元。为此,萧山也组建工作专班,实行清单管理、挂图作战,确保早建设、早使用、早运营。
大变革
只要在变,萧山就有希望和未来。
佟桂莉说:“萧山最大的优势,就是萧山的未来。”而对更多的萧山平台、镇街来说,就是要看到未来、找到未来。
5月6日举行的萧山区“三化融合”比学赶超工作推进暨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曾经的杭州远郊小镇、当前的杭州中环小镇,戴村成了“寻找未来”的典型。戴村镇镇长金聪谈到,“戴村正用解放思想,蓄势聚力。”而戴村的势,是作为杭州三江汇流区域南大门和时代智慧走廊中心节点的区位优势,和青山绿水的环境优势。戴村的力,是聚一批数字经济的青年人才。此前,一场“图灵运动会”在戴村三清寨门前的大草坪上开跑,阿里、网易、浙大的青年人都来了,他们是博士、是科学家、是双创青年。曾经,戴村多少个梦想在这块大草坪上花开花落又花开,时过境迁不同之处在于,戴村的这一次,无论来的群体、来的平台,都变了。
当金聪提到,在中国RISC-V基金会的直接支持下,将在戴村高规格打造中国首个RISC-V产业园时,更多人开始解除对这个“三清茶之乡”的刻板印象。当下,戴村正高规格打造数字产业平台,不断深化与萧山城投集团的合作,今年将推进600亩的“搬盘腾挪”工作,全面启动戴村V智造产业社区的规划建设。当然,在主动拥抱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后,融入当地特色,戴村也正在积极探索“数字+旅游”“数字+农业”“数字+治理”三篇文章,打造“数字乡村”新品牌。
“三清茶之乡”戴村在变,“羽绒之乡”新塘也在变。现在,新塘将联合阿里,打造一个云创直播小镇,打造全国最大的电商直播销售、孵化、培育和创新基地,建立电商直播的全生态链。而用“网红+直播+电商”的新零售,也正迅速改变新塘。
戴村和新塘“寻找未来”的故事,也在告诉更多人,用年轻人来改造一个地方,大有生命力和活力。同时,萧山也加快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院士岛等创新平台的建设,既紧盯院士专家等“塔尖”人才,又重视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以及高技能“塔身”人才,更夯实“塔基”人才,全面扩大对本科以上大学生的引进、储备力度。
而“城市数字化”战略,也正在让萧山更加年轻、更具活力、更有创新精神。“五一”前夕,阿里巴巴全国本地生活首条新零售生活街在萧山市心中路开街,它用大数据的互联互通,把旺角城、银隆、万象汇三大商业中心融合在一起,消费者只要打开口碑App,就能做到“边走边下单”。而在瓜沥,当地已经启动中新数字智慧城镇创新产业园项目,也在积极打造“未来社区”。可以说,”夜经济“、”咖啡经济“等等年轻人的元素集聚,正让“传统”的萧山“潮”起来。
抓软环境,就是打造创新生态。当下,萧山正积极推动“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要素联动,打造一个互通共享的“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目前,萧山正通过建设城市大脑平台,建设“移动办公之城”和“移动办事之城”,让萧山更“智慧”。
套用萧山兆丰机电董事长孔爱祥经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今天不出众,明天就出局。”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一个区域,这句话都具有相当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