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淮安 > 文字新闻
千里沃野谱新篇 现代农业展新颜 淮安市着力擦“靓”农业高质量发展底色
发布时间:2023-07-24  来源:淮安新闻网  发布开发区:江苏淮安工业园区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今年以来,淮安市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地生根,围绕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改革创新活力足的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目标定位,紧扣“四聚焦四突破”工作主线,以五大产业集群建设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以“三级先导”工程建设引领城乡融合发展,以全域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积蓄乡村发展动能,以加快推进共同富裕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统筹推进稳产保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富民帮促等各项工作,农业农村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农业高质量发展底色更“靓”。

  七月,瓜果飘香。在淮阴区丁集镇黄瓜种植基地内,种植户宋月芳正和工人们一起把一箱箱黄瓜搬到货车上。“这都是发往南京超市的。这片黄瓜大棚收获季每天可产出黄瓜300多公斤,一年下来光靠种黄瓜收入就有20万元。”宋月芳说。宋月芳是丁集镇上百名黄瓜种植户中的一员。30年间,丁集黄瓜逐步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成为淮安农产品标志品牌之一。

  “丁集镇精准定位黄瓜种植特色主导产业,目前已形成繁种、育苗、种植、采摘、销售全产业链模式,在产业提档升级的同时,也有力地带动了村集体和农户增收。”丁集镇副镇长王永兵告诉记者,一根小黄瓜“走”出了一条产业强镇、壮村富民的新路,成为群众眼里的“致富瓜”。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切入点。我市坚持工业思维,精心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提升优质稻米、小龙虾、规模畜禽、螃蟹、绿色蔬菜五大产业集群的广度和深度,注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着力提高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特别是今年,我市成立小龙虾、稻米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制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精心实施“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放大“淮味千年”区域公用品牌和“盱眙龙虾”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带动效应,推动小龙虾和稻米产业率先突破成势。在盱眙县马坝镇盱眙龙虾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内,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养殖与装备研究室主任许志强正在为新品种“盱眙红一号”“把脉问诊”。

  今年6月,该研究所和盱眙龙虾产业集团合作选育的新品种“盱眙红1号”通过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专家初审。

  产业载体明确,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产业文章越做越大。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6个国家级、1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国家级、62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以及7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5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

  金湖县戴楼街道红岭村农民居住小区的西北角,原本是一片废水塘。“以前这里杂草丛生,淤泥沉积,影响了村民生活和环境。”村民林大妈说,今年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以来,红岭村对这片废水塘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村民居住的环境大大改善。200多亩撂荒塘变废为宝,让田园生“金”。据悉,红岭村以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着力打造集休闲、健身、垂钓、采摘、农家乐为一体的特色田园综合体,盘活利用闲置土地,提高资源利用率,纵深开展水、路、田园空间整治。项目建成后,不仅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且安排小区困难群众就业增加收入,每年还能增加集体收入4.6万余元。

  2022年以来,我市将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牵引性工程,先行在160个先导村启动实施,围绕“清、收、用”关键环节,组织开展“百日攻坚”行动,通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全要素治理,理顺公共秩序、厚实村集体家底、改善镇村生态环境。厘清公私边界,聚焦农地、道路、水体、镇区、园区、社区、村庄内外和集体资源资产等“七空间一资源”,全面排查乱占乱建、乱耕乱种等扰乱农村空间秩序的行为。当年,160个先导村排查出问题33935个。对收回的公共空间,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原则,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美化村庄环境、提升基础配套,实现治理、发展、宜居多方共赢。去年160个先导村村均实现集体经济增收25.41万元,今年在全市域范围推开,已实现村均增收10万元。

  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持续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为此,我市深入实施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和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继续推进土地流转,接续推进公共空间治理,坚定不移发展主导产业。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9838元提高到2022年的23404元,翻了一番多。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34:1缩小到2022年的1.97:1。今年一季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15.7元,同比增长6.04%,增速全省第三、苏北第一。

  走进涟水县保滩街道周集村,焕然一新的村庄面貌展现在眼前,让人流连忘返。周集村通过公共空间治理招引农旅项目,建设红色铸魂、绿色筑基、童趣调和的多彩周集,有效提升村庄颜值和内涵,打造淮涟地区乡村慢生活基地和淮安城市“后花园”。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以来,我市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开展农村路宅分离、路田分离试点,不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系统实施空间治理明确产权、统筹设计规划引领、镇村布局合理调整、全域整治集成用地、环境设施改善升级、产业融合高效植入、乡村治理优化提升“七步工作法”,大力实施以1个先导区、9个先导镇、分类试点“3类村庄”为主要内容的“193”工程,分类试点培育现代化和美乡村、特色化康居乡村和生态化宜居乡村。依据“四规划两计划”,精心编制农房改善类、全域整治类、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类、产业融合类等项目清单,建立动态管理的“三级先导”工程项目库,今年计划实施项目200个以上,投资超120亿元。

  2022年初,我市出台《淮安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统筹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建设。截至当年底,全市累计创成省级生态美丽宜居示范镇3个、示范村37个,市级示范村153个。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新改建农村户厕4.3万座,全市无害化农村户厕实现76%,全市涉农村居实现公厕全覆盖,全部达到城市三类标准以上。建成39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849个美丽宜居乡村。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建成农村生态河道2420.3公里,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达到34%。

上一条:万州:黄桃成熟 亲子采摘欢乐多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