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正是春播玉米收获的好时节。陈雪平热情地带着记者来到他位于海复镇三圩村的玉米育种基地,掰开一个个穗大粒满的玉米棒子,“你们看,这是我培育的玉米品种。这个品种口感香糯、微甜,光泽透亮,且抗倒性、抗病性强,产量高而稳定,适合农村千家万户种植。”他黝黑而略显疲惫的脸上,掩不住自豪与喜悦。
三伏天的玉米地就像一个大蒸笼,但陈雪平早已习以为常。为了培育良种,六月上旬玉米一进入抽穗吐丝期,年过七旬的他,每天清晨就一头扎进玉米田,苦心钻研,而这一扎已有20年。他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让启东百姓吃到更好吃的玉米,就是他最幸福的事。
陈雪平的老家就在他的玉米育种基地——海复镇三圩村。1972年从东南中学毕业后,由于家庭原因,陈雪平只能选择在生产队务农,但他在务农之余一直默默学习农业知识。“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农业研究上搞出点名堂来。”陈雪平回忆道。
1980年,得益于国家政策,陈雪平通过选拔考试,成为一名农技员,同年进入市农业农村局(原市农业局),从此与农业科研结缘。后因工作调动,陈雪平辗转于海复镇、原吕复乡,他待在哪,那个地方的棉花产量总能保持全市第一。
1996年,陈雪平回到最初的市农业农村局,担任局长职务。2000年,他前瞻性地提出转变农业结构,通过研发新品良种带领农民致富。同年,陈雪平踏上玉米育种之路,从此将自己比作一粒种子,扎根广袤的田野。“我的团队就我一个人,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陈雪平说,当时比较出名的玉米种子寥寥无几,研究出集糯香甜于一体的玉米良种成为他的梦想。
20多年俯身玉米地,如今70岁的陈雪平面容黝黑略显憔悴,但跟记者聊起他的玉米育种时,眼里散发出光彩。
“选育一个优良的玉米杂交种,要从选育亲本开始。”陈雪平告诉记者,选亲本最难,首先要尽可能搜集各具特色的原始玉米种子。为此,他跑遍全启东,一有发现即收入囊中带回基地进行研究。他还广泛收集全国各地种质资源,一旦看到外地报纸上报道有好的种子,不管对方开价多贵,立即联系对方购买,提取好的成分和优质基因。
培育一粒优良的玉米种子,需通过五代自交筛选淘汰,精挑选优七八十个自交系,再大量组配四五百对杂交组合,经过三至五年比较,选育最佳组合。“作物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种质创新、组合选配、田间测试等各项工作需要10~15年时间。”陈雪平对这样的漫长了然于胸。
春争日,夏争时,陈雪平的作息只有“玉米时间”,一年戴坏几顶草帽是常事,陈雪平坦言他的育种之路并不平坦。因培育资金有限,陈雪平进行的育种试验大多只能在田里进行,而不能在大棚里进行。“2007年6月,那段时期正值玉米套袋,且遇上梅雨天气,一旦下大雨,我得立即给玉米套袋。”陈雪平说,虽然身穿雨衣,戴着手套,但身上总是被淋了个透,可能你们都不信,6月的天气,我的手却被雨水淋得冰冷。”
因常年钻在田里,历经日晒雨淋,陈雪平的身体不知不觉地透支了,2008年9月,他突然全身不能动弹,后被确诊为全身性关节炎。“先吃了3个月的激素西药,后又服用中成药长达2年多,才慢慢得以缓解,当时手脚都肿得不行,根本不能下床走路。”此时玉米育种研究进入重要时期,这让陈雪平心急如焚。身体略有好转,他便又一头扎进田间,“家里人都骂我太傻,这么执着图啥,但育不出良种,我就是不甘心啊!”
在他的老家书桌上,摞着厚厚一沓育种记录本,有的是在雨天记录的,字迹都被打湿模糊不清。在育种路上遇到技术上的困难,陈雪平就不分昼夜地啃书本翻文献,请教专家……经过12年的攻关,2012年,陈雪平精心试验培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苏珍花糯2012,终获成功,并通过了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新种育成,又经过多年多地多点示范种植,苏珍花糯2012在所种之处,均获百姓好口碑。
“今年春播示范种植的苏珍花糯2012新品种,长势喜人!”陈雪平乐开了花,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南通中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签下合同,即将在上海、江苏等地区推广种植。”
早可享受安逸退休生活的陈雪平,选择天天钻入玉米地过苦心研究的日子,而且近8年来的研究费用,全都是自掏腰包,每年少则五千元,多则上万元。在和陈雪平的深入交谈中,记者渐渐明白他执着如斯的原因,他深深热爱着农科事业,迫切想让启东乃至更多地方的老百姓都能品尝到他亲手培育出的好玉米。他把这股劲头和期盼凝聚在一粒小小的种子中,这也是他这一生最想做成的事。
“没有辛劳哪有成功。”育种成功让陈雪平倍受鼓舞,他培育出的“金银香糯”品种正在申报中。
梦想即将成真,陈雪平却还在不断地与玉米新品“较劲”。大暑天,陈雪平依然每天把自己“泡”在玉米田里,对他来说 ,一生专注于做好这件事,就是他最想实现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