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两岸工匠学习交流,近日,由市文体广旅局、市台办指导,开发区党群工作部主办的“器物无言美美与共”海峡两岸作品展在慧聚广场两岸好物馆正式启幕。
本次作品展设在慧聚广场两岸好物馆二楼,将持续开展至9月30日,期间举行主题特展、手作体验、文化讲座等活动,邀请两岸工艺大师展陈非遗精品,讲述创新故事,带领观展者感受中国非遗的千年风雅,形成社会各界共同保护、传承、发展非遗的良性格局。
作为台资企业密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频繁的地区,近年来,昆山开发区持续打造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共同奋斗的“精神家园”,为广大台商台胞营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加深工作生活的归属感与幸福感,助推昆台融合深度发展。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开发区将续写两岸血浓于水的情缘,谱写两岸交流交往、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展览现场,百余件来自两岸非遗大师的工艺精品云集,建盏、琉璃、瓷板画等精品一一呈现,生动展示两岸历史文化风韵与大师风采,营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浓厚艺术氛围。让我们先睹为快,透过两岸非遗器物美学,感受光与影的变幻、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建盏指中国建窑生产的黑釉茶碗,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自古有“瓷坛明珠”之称。经由选矿、瓷矿粉碎、淘洗等13道工序方能制成。
在超过1280度的高温中,釉料中的铁离子慢慢析出,在釉面上自由流动而形成兔毫、油滴、曜变……釉色变幻万千,绽放独特绚烂。
随着宋代人饮茶、点茶、斗茶之风盛行,建盏日渐兴盛,成为上层社会茶桌中必不可少的名器。跨越千年,至今两岸仍保留有建盏饮茶的习俗。
宋瓷御盏文创基地负责人、两岸文化交流建盏大师——邱鹏,立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建窑遗址核心区,二十年如一日在两岸开展宋代建盏传承、发展工作。他的作品皆以传统制盏工艺制成,银光璀璨,美不胜收。
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制造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起初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偶然获得。琉璃看上去有着近似玉石的通透感,敲击时又有金属般的音质,一度成为王室贡品。
饮光而生,沙化成玉。在数十道工序与1000多度的炉火淬炼中,晶莹剔透而又栩栩如生的琉璃作品悄然而生,“瞬间的艺术”特性决定了每一件琉璃制品的唯一性。
中国台湾知名琉璃艺术家王三毛先生,出身于百年琉璃世家,始终坚持手工制作,精通吹制、脱蜡等多种古法琉璃制作工艺,他的作品,每一件都承载丰沛生命力和独特动人的故事,演绎着琉璃在当下生活中的优雅美学。
瓷板画起源于明代,盛于清朝,在中国的传统画法、陶瓷彩绘和西方照相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初期只能描绘黑白瓷板画,后发展成能画彩色瓷象,涉及人物、山水、花卉、虫鸟、翎毛、鱼藻、吉祥图案等内容。
平凡的泥土与颜料经过高温,幻化出世间山川草木、人文气象,是我国文化瑰宝。传至台湾地区,又在独特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影响下,发展出独特风格,风靡一时。
1998年,台商蔡国桢创立公司,结合独特陶瓷釉料、现代喷墨技术及传统手工绘画上釉工艺,将陶瓷加工与艺术创作结合,逐渐实现瓷板画的产业化。生产的瓷板画作品既承载着匠艺匠心和东方审美,又满足了市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