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工地,火热的激情。
8月5日,记者在淮南窑河渔场“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工地采访时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施工,挥洒着汗水和激情。“项目占地约6800亩,总投资16亿元,规划建设容量200兆瓦,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为19200万KWh,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76万吨。”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项目已部分并网发电,开启了水下养殖、水上发电的双赢模式。
今年以来,大通区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主抓手,把抓发展落实到抓平台、抓项目、抓招商上,保持了经济社会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亿元,增长5.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7亿元,增长34.1%;完成财政总收入3.1亿元,增长14.7%。
园区是发展第一平台
“道路建设不一味求宽,宽窄适需,方便通行就好;路灯不追求款式新颖,明亮节能就好;绿化不造景观,优化环境就好。”
大通工业新区的建设理念,既着眼长远,又立足现实,坚持把钱用在刀刃上,把最好的土地留给企业。“人和基础设施是关键因素,这里的工作人员务实,不搞花架子;这里的基础建设到位,不搞‘面子工程’,企业落户在这里很安心!”乐森黑马乐器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为提升园区承载力,今年大通区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6万平方米的智能化标准化厂房建设和10万平方米的环保秸秆板材生产项目厂房建设。同时,将全面完成华兴路、盛兴路等园区道路建设,启动繁荣路、富华路北延段、东方大道等建设。加快推进重型钢构、环保秸秆板材、智能化标准化厂房等园区项目建设,启动昆山(淮南)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
项目落地是重中之重
“窑河渔场渔光互补一期、顺发泽润园二期、宜居东方城、胡圩A组团等项目基本竣工。建立了总投资规模500亿元以上的区级重点项目库。截至目前,年度重点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
抓项目,重在抓落地。今年以来,该区紧扣“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落实,筛选排定2017年度重点项目,实行区级领导包保、部门承办制度,逐一细化投资计划和建设进度。全力做好世行采煤沉陷区治理、亚行水系整治、中兴路、月星综合体、山南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程征拆保障,共征地1900余亩,拆迁10万余平方米。园区是项目建设的主战场。目前,入驻大通工业新区的君临牛肉汤、新南港汽车内饰、谷味滋熟食加工、维光波体育用品、高端西服加工、奶制品加工等6个项目,已有3个正式投产。
谋项目,就是谋发展。该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将完善区级重点项目库,对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提前开展土地、规划、立项等前期工作,确保各类项目高效稳步推进;加快实施40个技改项目,力争完成技改投入38亿元;统筹推进棚改、房地产、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固定资产投资任务。
招商是发展第一要事
“今年上半年,全区新签约高塘湖运动养生、丰迪现代农业示范园、智能装备制造、君和生态园林、瑞莱森德正服饰等项目11个,引进内资24.2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51.5%;省外亿元项目到位资金13.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50%;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万美元。”
抓招商,就是抓发展。大通区严格实行重大招商项目区级领导牵头帮办和协调推进机制,紧扣服装加工、装备制造、商旅物流等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引来源头活水。作为招商主阵地,大通工业新区既加强对LNG、东辰产业园、新型动力电池产业园等项目的持续跟踪对接,又依托富华服饰、高端西服等项目引领,利用服装产业园厂房建设和发展前景,打造万人集聚服装产业基地。此外,注重内部挖潜,引导朝阳商贸、鹏辉工贸、金钟科技、长淮机电、创立煤机、六信电控等6家企业合作重组及转型发展,激活企业发展新活力。
“三抓”之举,涵养发展新动能。1至6月份,全区累计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2.5亿元,同比增长4%;37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完成产值9.6亿元,同比增长12%;新增规上企业11家。第三产业持续发力,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家、民营企业184家、个体工商户279家;市快递物流产业园建设推进有序,3号分拣中心建成投用;淮南安康医院(总院)、安颐医疗园区等项目签约落地;完成进出口总额225.84万美元,同比增长32.6%,为“产城一体、青山绿水”新大通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