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设施服务 提升发展速度
今年3月1日,芜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G60“一网通办”服务窗口迎来了首单业务,工作人员为来自宣城市的一家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办理了注册变更。市数据资源局相关人士表示,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市11个县区、开发区设立了G60科创走廊长三角“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可跨9个城市办理30个事项。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了让企业少跑路,共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成果。
营商环境优化,政府要当好公共服务领域的“店小二”。近两年来,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确保政务服务中心事项进驻率提升到90%以上。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深化电子证照推广应用,建设电子认证统一管理云服务平台,实现“一人一证、一证多用、一证通用”。同时,深化“一企一组一策”帮扶机制,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扶持实体经济发展。
“和公共服务能力一样,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也直接影响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时效。”记者从芜湖市发改委和交通运输局获悉,交通一体化一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的重点。今年,芜湖将加快建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打造长江经济带立体交通走廊重要节点:开工建设机场快速路;改扩建芜合、芜马、芜宣高速公路;启动建设峨山路东延伸、大茆立交;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城区快速路网体系等工程建设;建成商合杭高铁大桥、皖赣铁路新建双线、芜湖宣城机场飞行区主体工程等。
与此同时,芜湖还将对标毗邻,全面摸排、打通市内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县乡公路、市政道路等城际“断头路”;推进宁芜高速、芜湖—宣城—湖州—苏州—松江高速公路扩容改造等拟建项目前期工作;开展合芜杭二通道项目规划研究。加快商合杭铁路、皖赣铁路、芜广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项目建设;推进宁黄铁路、合芜宣城际、常芜城际、北沿江安徽段、宁芜轨道交通等规划研究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同时,参与编制《长三角区域城际铁路网规划》;推进区域港航协同发展;协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
扩大对外开放 拓展发展视野
各个区域主体竞相开放,让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要素更加便捷流动和配置,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2018年,芜湖港集装箱吞吐量超80万标箱,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50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跻身全国江河港口第三。作为长江溯流而上最后一个深水良港,芜湖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中举足轻重。根据《安徽省现代商务平台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17-2021年)》。芜湖港将建成国际集装箱枢纽,芜湖港、马鞍山港、安庆港打造成江海联运枢纽。
“坐拥长江水,通向太平洋”。芜湖提出,要传承开放之先、引领风气之先,参与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实现“单一窗口”报关报检全覆盖。积极申创中国(安徽)自贸区芜湖片区。全面落实外商投资企业的准入后国民待遇,探索重点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大使”制度,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和企业发展所必备的全球视野一样,芜湖积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主战略。
2019年芜湖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挥G60科创走廊、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区域合作和人才共享的叠加优势,积极利用区域创新资源,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实践基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聘用高层次人才;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人才,畅通人才流动机制,优化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
面向未来,芜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论述,抢抓战略机遇,深谋发展定位,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支持合作创新先行先试,在基础设施、协同创新、新兴产业、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开放合作、城乡社区治理等方面与江浙沪对标学习、合作共建,在打造长三角创新驱动新引擎、江海联运新枢纽、生态旅游新热点、内陆开放新高地等方面蹄疾而步稳、勇毅而笃行,既做长三角一体化的受益者,更做长三角一体化的贡献者,当好安徽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为落实新发展理念展现更多芜湖作为,作出更大芜湖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