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淮安 > 文字新闻
淮安: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确保粮食稳产增产
发布时间:2023-05-29  来源:淮安日报  发布开发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仓廪实则天下安。近年来,淮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牢记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始终扛稳保障粮食安全政治重任,全面提升粮食生产、仓储、流通水平,奋力推进粮食安全和产业质量提升,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多年来,淮安立足“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定位,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牢59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全面提升粮食生产水平。

  守好粮食生产“命根子”。坚持党政同责抓粮食安全,出台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采取“长牙齿”的措施,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政府统筹、多部门协同,推动建设任务高质量落实,促进粮食生产产能提升、韧性增强、收益保障、责任压实。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并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565.2万亩,占“三调”716.25万亩耕地面积的78.9%;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91.97万亩,占全市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82.5%。

  用好农业科技“助推器”。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质量开展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创新工作,积极开展“淮”字系列多抗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选育等技术研究和开发利用,发展选育出的“淮稻5号”成为全国第四大粳稻品种,“淮麦22”入选国家主导品种。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围绕年亩产1000公斤粮食产能核心标准,突出农田水利工程配套,突出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突出试点示范带动,以县区为单位,每年打造2个万亩连片高标准农田示范片区。选派农业专家及科技特派员等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送技术、送科技、送服务,指导农业生产,以现代科技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2022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24.04万亩,总产量491.73万吨,位列全省第三。全年收购粮食314万吨,位列全省第三,其中优质优价收购135.5万吨,每年超过一半粮食销往外地,为全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淮安市粮食工作2021、2022年度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

  日前,记者走进清江浦粮食和物资储备物流中心项目现场,看到工人正抢抓时机,紧锣密鼓推进施工进度。据了解,该项目包含10幢平房仓及烘干房、检测中心、机械棚库、一站式服务中心等配套附属设施,预计今年8月底交付使用,可增加仓容10万吨,极大改善全市的仓容及仓储条件。

  健全粮食储备体系,实现“优粮优储”。近年来,淮安市着力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改善仓储设施条件,将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数字技术与储粮设施、设备、技术相集成,运用智能通风、低温储存等先进绿色技术,推动粮食仓储设施面貌大幅提升。2022年,淮安获评全省首批“整市推进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示范市”,开工新建粮仓123.22万吨。指导县区申报、批复报废了一批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小散弱”“老破旧”仓容(库点),合计报废19.59万吨,其中整体报废库点31个。

  推进粮食行业“两项改革”,优化仓储布局。淮安市现有省定原粮储备7.75万吨,其中市级储备粮4.5万吨、县区级储备粮3.25万吨,均已按稻谷、小麦占比60%和40%的比例进行优化调整,市县原粮储备累计扩储4.9万吨,增幅63.23%。严格落实储备粮“两分离、四分开”和“专企专库”管理要求,市县级储备粮承储库点由16个优化缩减到8个。

  聚焦依法管粮管储,保障粮食安全。市发改委、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粮食流通协同联动监管执法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强部门联动,明确职责分工,形成监管合力,常态化开展夏秋粮收购“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建立以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淮安海关、农发行淮安市分行、中储粮淮安直属库有限公司为成员的市粮食流通协同联动监管执法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增强粮食流通联合监管效能。畅通国家“12325”、市级“9688981”以及各县区粮食流通监管热线,及时受理群众咨询及投诉举报问题,严肃查处涉粮违法违规案件,切实维护地方粮食流通市场秩序。

  “项目计划投资70亿元,包括粮食专用码头、仓储区、米面油加工区、中央厨房区,按照‘吃干榨尽’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率,延伸绿色食品产业链条,助力淮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江苏省重大项目益海嘉里淮安食品产业园项目现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提高粮食“深加工”硬本领。近年来,淮安市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着力打造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协同”的粮食产业体系,提升精深加工转化率、循环利用率,增加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全面增强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引进益海嘉里淮安食品产业园等粮食深加工项目,采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最大限度防止和减少粮食损失浪费,推动粮食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转变,充分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提升淮安大米品牌知名度。围绕“吃得香”“叫得响”“卖得高”“买得到”四方面打造“淮安大米”品牌,着力放大农产品销售的“品牌红利”,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淮安大米”先后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十佳粮油地理品牌”“江苏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7年,淮安被中国粮食协会表彰为全国首家“中国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市”。2021年,“淮安大米”入选“中国好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十强”,排名第三。淮安区获评“2022—2023年度优质粮食工程建设示范县”。

  淮安市将继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条:唱出美好旋律 奏响幸福生活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