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北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围绕率先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等提出提案53件,占15.1%。
这些走进居民心里的优秀提案,为提高全区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构建“志愿者+”新格局、提升全区社会治理效能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架起了党委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
数字赋能 扩大居民参与度
“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和大量人口的聚集,街道在社区治理中面临着居民参与率低、热情不高等问题。居民参与制度有短板、社会组织效果发挥弱……”怎么用法治引领基层治理,是区政协委员纪云国长期关注的一个焦点,更是他履职的关键词。
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去年在区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期间,纪云国提出了《关于数字赋能基层扩大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建议 》。
纪云国建议,要树立系统思维,坚持数字赋能,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城市社区治理中扁平化、透明化、交互式、快捷性的优势,开发建设“智慧华新”大数据平台,搭建居民议事决策平台、阳光居务(物业)网上通、民生服务直通车、社会资源大融合等,实现社区治理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变,“社区管治”向“社区智治”转变,构建大数据线上线下融合治理新模式。
收到交办提案后,区民政局高度重视,有效推进了基层事务信息公开平台的开发,通过公开公示民政惠民资金和惠民政策(主要涉及福利、低保等),落实前台群众监督,后台数据分析,纪委监委主动监督,逐步提升了社区、养老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目前,已启用重庆市智慧社区智慧养老云平台,该平台将在相关街镇试点推进村(居)务公开、“三事分流”、“五社联动”、线上协商议事、老年人补贴办理、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在线办理、养老服务质量检查、民生服务直通等功能。
融入大局 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司法供给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还存在差距,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和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区政协委员段静强关于完善我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具有建设性作用。
段静强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形成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区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完善我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
他提出,建议推动以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重点的多层次、宽领域、规范化多元调解网络体系。同时,按照调解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责任共担的要求,加强法院、司法、行政、公安、信访、人社等部门协作,推动建立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有效衔接机制。
区司法局收到交办提案之后,立即开展相关工作,围绕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江北特色品牌“老马工作法”,大力推进区人民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区社会治安综合指挥中心、区老马工作法实训基地建设。
同时,按照市级统筹指挥、区县联动实战、镇街实战应用、村(社区)源头治理的要求,区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正在建设,已落实房屋规划和设计,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共建共享 发挥志愿者作用
“我区应进一步推进义工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积极发挥社会志愿服务力量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的作用。”区政协委员文建更加关注志愿者、民生服务板块。
文建提出,我区志愿者及社会工作者工作亮点纷呈,在疫情防控、社区普法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沿海发达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工作开展深度、工作成果丰硕度相比,我区在全力推动党的大政方针与基层土壤充分融合,精细构建党群的精神纽带、资源纽带和利益纽带,建设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的精品特色社区相关工作上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
同时,他建议在志愿者工作中,要完善服务网络、健全工作机制、拓展工作思路、构建“志愿者+”工作新格局。“提案接地气、为民生,是一项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好建议。”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据江北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北汇基地作为首批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市级社会工作创新创业基地,已孵化培育社会组织40家,社工人才500余名,拥有志愿者2000余名。
下一步,北汇基地将持续开展孵化培育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广泛参与到助老助残、家庭教育、未成年保护、计生家庭帮扶等“一小一老”关爱服务,做实做细服务内容,切实发挥专业服务作用,推进社会工作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