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该校自主研发的“珞珈三号01星”实现了遥感信息服务时间从数小时缩小至8分钟的突破。这一跨越式发展助推卫星遥感走向大众化时代,大众在手机上安装定制开发的智能APP,就可以像“玩”微信一样“刷”卫星。
“珞珈三号01星”是我国首颗互联网智能遥感科学实验卫星,于1月15日在中国太原航天发射场搭载长征二号丁(Y71)运载火箭升空。在轨稳定运行三个月来,已为土耳其、叙利亚地震灾区评估、内蒙古阿拉善煤矿坍塌灾情评估等抗震救灾提供了及时的数据服务。在武汉大学校园内,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向卫星下达指令,迪拜、昆明等机场的静态动态飞机数量监测,以及城市车流量情况,甚至数日前的武汉马拉松遥感信息都可清晰呈现在眼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向记者介绍,北斗、遥感、地理信息已经是新型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如今,几乎每个人的手机中都安装有北斗,北斗走进了大众的日常生活。而遥感还没有进入手机,但我们距离这一天已不遥远。
李德仁说,随着“东方慧眼”系列卫星的陆续发射,遥感卫星将从专业化走向大众化和产业化,未来,我们就可以利用5G或6G网络,拿着手机“刷”卫星。
“这是目前世界上第一颗用手机APP即可操控的互联网智能遥感科学实验卫星。”李德仁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珞珈三号01星”开创了互联网智能遥感卫星实时服务技术体系的新模式,应用在轨高精度与智能处理的新技术,构建“多模”“开放”“智能”“互联”的新平台,通过卫星实现全球范围遥感数据从获取到应用终端的分钟级遥感信息快、准、灵服务。
据介绍,互联网智能遥感卫星“珞珈三号01星”在卫星服务实时直达智能终端方面的实验成功,标志着“旧时王谢堂前燕”即将”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往仅面向专业用户的遥感数据服务将迎来面向大众用户信息服务的转变,提供如“期房建筑进度定期推送”、“停车位智能搜索”“全球云旅游”、“星空浪漫表白”等大众化、个性化遥感智能便捷服务,实现大众“玩微信”向大众“刷”卫星的时代转变。
“我们实验室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在手机上玩这颗卫星了。”李德仁说,随着中国的卫星不断增多,性能还能有更好的提高,“这取决于大规模商业应用的程度,经测算产出和效益比达到1:10,即投入1亿元可产生10亿元的经济效益。将来,卫星遥感不仅服务于国家安全,还可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大众消费,产业化前景非常广阔。”
今年84岁的李德仁教授,一辈子的心血都倾注在卫星遥感事业。谈及“珞珈三号01星”的研发背景,李德仁讲了两个故事。早些年中国海军到非洲执行维和任务,当时我们使用的传统遥感卫星可以拍到海盗的场景,但这些数据必须要等卫星运行到中国上空,通过地面站才能将数据收集下来,再用软件处理分析,提取好之后送到前线去,这个过程需要4至6个小时。
“当时全世界的卫星遥感技术都还比较落后,我作为一名遥感专家,觉得没有尽到责任。”李德仁说,人民的需求,社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推动着遥感科研工作者,要求他们做出一颗“快、准、灵”的卫星。
“快”就是分钟级的响应,“准”就是数据的精度,“灵”就是智能化的处理。
“珞珈三号01星”的成功研制、发射、验证是武汉大学团队20多年围绕独立、自主、安全、可用的空天信息智能服务研究的成果体现。2023年,“珞珈三号01星”成功发射并在轨运行,验证了海量遥感数据实时获取、智能处理、稀疏表征与压缩传输的关键科学问题。
在武汉大学珞珈山上,建有一个直径约2米的珞珈智能遥感卫星地面站,记者在这里凭栏远望,四周视野开阔,校园里的建筑、树木,以及远处的东湖尽收眼底。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密告诉记者,珞珈智能遥感卫星地面站,用于接受“珞珈三号01星”的数据。这相当于一个手机上的热站,一方面可给卫星发送信号,卫星执行指令后,也可通过这个站点再把卫星数据传送到手机终端,通过双向传输实现实时服务。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后热站也将越做越小,类似平板电脑屏幕那么大,可以放置在居民楼顶、私家车的车顶上,甚至是内嵌入用户的手机中,方便用户携带和使用。
武汉大学博士生赵泉告诉记者,“珞珈三号01星”之所以能够实现智能互联的功能,离不开卫星、星地传输、地面服务系统三个层面的建设。赵泉说,传统遥感卫星相当于一台单反相机,只负责拍照,将数据传回地面后由工作人员进行分析和处理,链路很长,至少几个小时。而“珞珈三号01星”则相当于一台智能手机,既能拍照,又能计算,又能分析处理,将分析处理工作放到星上。
作为首颗互联网智能遥感卫星,“珞珈三号01星”与现有遥感卫星相比,具备多模、智能、互联、开放的核心特点,在这四大核心技术的支撑下,“珞珈三号01星”实现卫星数据直达用户终端、用户任务分钟级响应等功能,以推动卫星遥感从传统的专业数据服务向大众化、智能化和实时化遥感信息服务的跨越式发展。
4月19日,“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一期工程项目在武汉大学启动,将进一步推动武汉大学在空天信息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校长张平文指出,对于如何更好地将学校、学科的发展与国家战略、时代需求紧密结合,切实发挥武汉大学重要战略科技力量作用,“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精准地抓住了武大优势学科科研力量与地方科技发展的交汇点,有助于促进地方政府“互联网+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的万亿级产业发展。
李德仁向记者介绍,“东方慧眼”是中国人掌控的在天上运行的智能遥感星座,它能够实现通信、导航、遥感的一体化快速服务。而“珞珈三号01星”是星座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光学遥感卫星若要实现通、导、遥一体化智能服务,没有“珞珈三号01星”的成功,“东方慧眼”星座就建不起来,但是有了“珞珈三号01星”,如果不把它建在“东方慧眼”星座中,其服务就形不成完整的能力。
武汉大学研发的珞珈系列卫星,均可作为“东方慧眼”星座的科学试验卫星。
我们普通大众何时能在手机上“玩”卫星?什么型号的手机支持安装这个APP?李德仁说,互联网上运营的手机都没有问题。目前试验卫星是实验者在使用,当我们有80颗卫星的时候给我们中国人做APP,搭配雷达卫星的作用,就可以保证5分钟内数据的实时传送,届时,将真正实现普通大众在手机上“玩”卫星。
李德仁透露,5月将在酒泉发射珞珈二号01星,这是一颗雷达卫星,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都可以运行。卫星上天以后,通过光学+雷达的卫星组合,“到底是40颗雷达加40颗光学,还是20颗雷达加60颗光学,要等卫星上天后进行测算,作为一个最佳组合,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