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沱江绿道上健步走,不仅能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还能欣赏泸州城市美景。”不久前,市民张宇翔带着妻子、女儿参加了主题为“绿道新生活运动向未来”的四川省第一届绿道健身运动会(泸州市分赛场)沱江绿道健步走活动。当天,全市400余名健身爱好者一起出发,走出健康体魄、走出美好生活。
市民在滨江路休闲健身。图据中国酒城·醉美泸州图片库
近年来,泸州市以建设区域体育赛事中心、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为奋斗目标,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大力推进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不断健全体育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全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普惠共享
15分钟健身圈格局基本形成
周末,家住江阳区康华苑社区的王安会带着儿子在楼下打了一场球:“自从小区新建了乒乓球台,儿子就迷上了乒乓球,现在球技比我还好。”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是基础,也是关键。近年来,泸州市出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泸州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持续优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目前,全市体育场地设施共12846个。其中,大型体育设施2个(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体育生态园),中小型体育场馆12个。行政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均达100%,全市人均占有体育设施面积达到2.14平方米,15分钟健身圈格局基本形成,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健身需求。
全民健身
体育赛事办成“城市名片”
一场赛事,激活一个城市。
打造品牌赛事,着力办靓承办赛事、办特本地赛事,泸州市全力以赴把体育赛事办成“城市名片”,成功承办了国际网球公开赛、CCTV国际拳王争霸赛、国际马拉松赛、四川省老年人运动会等国际国内及省级赛事,办赛水平得到赛事主办方和参赛队伍一致好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出彩出新,泸州市推出“沱江骑游赛”“赤水河山地马拉松”“十里渔湾mini健步走”等本土品牌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周周有赛事。
加强群众健身组织建设,全市有市级体育总会1个、县区以上体育总会5个,市级单项体育协会25个,省级以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2个,有一定规模的全民健身活动站点370个,市级单项体育协会全部完成脱钩,基本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
为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志愿者队伍建设,泸州市加大对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已超千人,实现每千人配备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目标。同时,做好科学健身宣传工作,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37.8%。经抽样检测,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88%。
融合共生
高水平打造体育产业格局
4月16日,2023年成渝双城古佛山·道林沟栈道越野赛在古佛山·道林沟景区开跑。一场比赛,跨越川渝,赛道串联起重庆荣昌与泸州市诸多著名景点,也促进两地体育产业发展。
依托独特的山水林地等自然资源,泸州市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打造以健身休闲、赛事表演等为主的城市体育产业核心区;依托山地、森林、民俗资源打造户外运动体育休闲旅游服务带;打造合江福宝、古蔺黄荆、泸县玉蟾山等户外运动基地。大力发展“体育+康养”产业,纳溪区凤凰湖户外运动小镇、泸县龙城文化小镇、合江福宝森林体验康养小镇、纳溪白节温泉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初见成效,叙永罗汉林滑雪训练基地和古蔺黄荆老林旅游基地项目有序推进。
目前,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20亿元,拥有体育商品销售门店400余家,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近万人,体育服务业动能持续释放。
金牌战略
高质量培育优秀体育人才
近日,在2022年四川省学生(青少年)田径冠军赛中,泸州高中、泸县二中等6所学校,共72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夺得9金14银7铜的好成绩,2人打破四川省中学生纪录。
近年来,泸州市深化体教融合,鼓励和引导学校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目前,全市共有6所学校与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共建田径基地校。同时,泸州市田径项目为国家培养输送了钟晓倩、游俊杰等著名中长跑运动员。
2020年四川省划艇二队落户泸县九中,2022年四川省邛海水上运动学校与泸县九中共建帆船(帆板)、冲浪项目,进一步推动水上项目发展。在泸县立石镇建成泸州市玉龙湖水上运动基地,实现文旅、健身、竞技协同发展。
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个、省级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个、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8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15所,省市共建5支高水平运动队,现有23个项目体育优秀后备人才3000余名。
2022年,泸州籍运动员杨健获得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和跳水世界杯男子10米台冠军,张殊贤获澳大利亚羽毛球公开赛女双冠军,余烽、刘光深、梁越、杜秋函、罗敏、陈敬黎等优秀运动员在全国赛事中斩获佳绩。
截至目前,泸州市已累计向国家队输送运动员18人,向省队输送运动员34人,涌现了奥运“五金王”邹凯、跳水运动员杨健、中国七人制女子橄榄球运动员陈可怡等一批批奥运健儿。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明显改善,全民健身参与程度不断提高,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基本形成。体操、游泳、足球、篮球、徒步、骑行……在泸州,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