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基于AI实践,助力企业解决人工智能如何与产业融合的报告发布。近日,在百度大学Alpha学院首期学员毕业典礼上,百度联合清华大学发布《产业智能化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这是国内首次从产业演进视角探讨AI与产业融合发展,也是百度智能云首次公开阐述对产业智能化的战略思考和商业实践方法论。
当下,通过产业智能化升级重塑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各界共识,但各行各业的实际生产场景复杂,选择什么样的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与生产环节融合,这些问题还困扰着企业。
百度是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多年来一直在各行各业探索人工智能落地应用方式,并取得多个成功案例。其领先经验将能够助力企业们解决上述难题,为他们明晰智能化升级路径,成为企业的实战手册,这也是百度联合清华大学发布《白皮书》目的所在。
这份国内首个基于AI实践的《产业智能化白皮书》共80页,2万余字,分为研究篇和商业实践篇。其中,研究篇讨论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并应用独创的TUMC 模型,深入到产业结构的内部,从技术和综合应用场景的角度考察了热点技术与场景的人工智能产业化成熟度。
实践篇通过对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广泛的产业应用的深入调研,重点覆盖智慧出行、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客服等5个不同产业与垂类,分析了首汽约车、太平洋保险、中国联通、极米科技、软通智慧等AI落地案例,展现AI技术与不同产业的融合程度。
《白皮书》中独创的TUMC模型,是一个从产业演进视角研究新产业成熟度和新兴技术产业化成熟度的工具,综合考察技术、用户效用、市场以及产业链4个维度,每个维度又根据成熟程度分为2个节点。TUMC模型可深入到产业结构的内部,分析新兴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评估新产业的成熟度,探讨新兴技术的产业化情况。
借助TUMC 模型,《白皮书》研究发现,包括智能推荐、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语义等技术在内的主要人工智能的热点技术产业化成熟度较高,其AI相关技术与产品能够很好的融合到已有产业链中,新的产业要素和新的产业链结构正在形成。
但在直接面对新需求的、开拓性综合应用场景中,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成熟度要低一些。比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尚未出现清晰的应用场景及对应的“杀手级应用”,这也是未来人工智能企业的重要机会。
通过对人工智能产业化成熟度的研究,《白皮书》为处于智能化转型中的企业提出4点建议:
1、从企业业务(to B业务)入手,这是人工智能厂商当前时期发展的一个合适起点。
2、在已有产业中发掘合适自己人工智能产品的应用场景,这是人工智能产业化的“锚点”。 通常,人工智能的应用率先从提升效率、 降低成本方面起步。然后才会发掘出全新的应用场景,为用户创造 全新的价值。
3、“锁定”早期用户,跟随用户成长。在业务发展中理解需求并 打磨产品。虽然早期用户规模小,但他们对于企业产品创新非常重 要。如果企业能够“跟得上”快速变化的用户需求,那么,在技术维度发展出主导设计、突破第二节点过程中就不会掉队,甚至可能成为引领者。这也是用户规模逐渐成长达到可持续扩散的过程。
4、随着产业化的发展,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新的产业要素将会逐渐出 现,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基础,选择、建设或投资与自身业务协同的 产业新要素,从而能够为未来市场爆发做好准备。
《白皮书》指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共同组成智能产业革命通用技术最关键的部分,它们在实际的产业应用中是紧密相连的。人工智能的厂商要密切关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它们的协同发展和应用推动产业智能化新范式的最终实现。拥有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云计算的大型科技企业在产业智能化中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白皮书》中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对企业选择成熟的AI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场景带来效率提升,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可以说是一部“企业智能化升级”宝典。
作为《白皮书》联合发布方,百度一直致力于建设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化生态链,以百度智能云作为AI技术能力的输出窗口,通过“云+AI”已成功推动多个行业智能化升级。
在通信领域,中国联通从客户服务、计费信控、门店营销等垂直场景入手,与百度联合研发,建设AI核心能力,不断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通过与百度智能云合作建设全渠道、全媒体智能客服并投入试点,中国联通系统化解决了原有客服系统服务渠道及触点运营能力不足、底层能力不共享、资源无法整合复用等行业级难题。
在智能城市领域,作为最早进入数字城市领域的一体化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软通智慧与百度以及上下游伙伴充分合作,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打造了智慧政务、智慧环境和智慧公安等解决方案,已经在全国130多个城市实施了超过500个项目。
百度智能云的这些成功案例,将会给更多的企业带来启示,助力他们加快智能化升级步伐。同时也会反过来加速AI技术在更多的实际场景中应用,并加速其成熟度,创造更多的新业态、新价值。而且这些新技术不仅在中国使用,还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中国技术正在改变世界科技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