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温州 > 文字新闻
市政协助力温州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04-19  来源:温州日报  发布开发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凝心聚力深挖特色优势

  铁皮石斛产量占全国八成

  温州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复杂多样,蕴藏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素有“浙东南药谷”之称,以“温六味”——铁皮石斛、温郁金、温栀子、温山药、温薏仁、山银花最负盛名。

  近年来,如何挖掘与释放本土中医药特色资源优势,激活温州中医药发展新引擎成为了市政协的履职重点。今年2月份,国务院颁发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当月,市政协立刻召集政协委员和相关领域专家成立调研组,陆续走访乐清市、瑞安市、泰顺县、苍南县等地,了解我市中医药材种植业情况和相关产业运营现状。

  在一次次深入现场的考察中,调研组切身体会到近几年我市依托本地资源和要素禀赋,在创新发展能级提升、多元产业服务体系培育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化优势。

  一组组直观的数据便是最好的印证。截至2022年底,全市中草药材种植面积达13.09万亩,同比增长1.0%;产量4.1万吨,同比增长2.1%,产值1.0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温栀子是我市也是全省栽培面积最大的中药材,去年栽培面积约5.6万亩。此外,放眼全国,我市铁皮石斛的种植规模更不容小觑,去年种植面积达1.2万亩,铁皮石斛鲜条、枫斗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30%、80%。

  产业发展方面,全市4家中医药规上生产企业2022年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73亿元;现建有乐清铁皮石斛特色小镇、瑞安温郁金种植基地、洞头羊栖菜种植基地等6家特色中药产业带,以及生命健康岛、文成森林氧吧小镇、泰顺氡泉小镇等11家高端康养产业带。

  科研成效上,我市借力高校、企业、科研单位、医疗机构等主体,打造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成立浙江省首个中美合作针灸康复研究所;浙南特色中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中医药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现已通过终期验收;成功培育“温郁金1号”“温郁金2号”;完成“雁斛1号”“雁斛2号”“雁斛3号”第一轮种植等。

  “虽然我市中医药发展动能强劲,但相比之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是市政协调研组奔赴浙江金华市,安徽省亳州市等地交流取经后得出的结论,如在统筹谋划、管理体制、产业竞争力、文化挖掘、服务能力、融合效益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提升。

  守正振兴“文化+品牌”

  打响“永嘉医派”“温六味”

  在中华民族的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医药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和绵延永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温州中医药持续健康发展的突破口是什么?在日前市政协举行的“请你来协商”活动现场,调研组、政协委员结合本职工作与调研成果“写下”了答题思路。一连串“金点子”勾勒出中医药发展的新图景。

  “温州有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以陈无择为首的‘永嘉医派’是‘浙派中医’十大流派之一,与河间、易水医派共同开创了宋金元时期医学繁荣……”市政协委员、鹿城区卫生监督所机动应急科科长郑玮带领与会人员重温温州中医药文化的光辉历程,真情发言中满是对重振“永嘉医派”的强烈期盼。

  这声呼吁,其实早已传来。今年市两会,民盟市委会提交了一份集体提案——《关于挖掘“永嘉医派”促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提案》。字字铿锵、句句有力,为梳理挖掘医派精髓、聚力开发医派精品、多元赓续医派传承等出谋划策,并期待通过讲好“永嘉医派”故事,不断擦亮传统中医药底色。

  “温六味”同样是中医药领域的一枚“金名片”。今年3月,“温六味”中有5种药材入选《浙江省道地药材目录(第一批)》。“然而‘温六味’中仅铁皮石斛发展较好,其他种类相比品牌影响力不足,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缓慢。”瑞安市政协副主席王文光在专题协商中,直言“温六味”的发展痛点,提出了要以“基地+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模式,支持道地优质、市场大宗药材品种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观点。

  “药材好,药才好。优质的药材种质供给是药材高质量发展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省政协委员、浙江亚热带研究作所所长陈秋夏,为打响“温六味”等本土药材品牌谋划的“参考路径”是以“温六味”为重点,建立温州市特色中药材综合性种质资源圃与数据信息平台,进一步实现农民希望种、企业抢着收、用户愿意吃的目标。

  中医药膳,药食同源。振兴温州中医药,“舌尖”需求同样不容忽视。市政协委员、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后勤处公共卫生科科长陈建认为还要同步打造“温州药膳”品牌,开发以道地药材为主要原料的系列药膳产品,扩展中医药材消费市场。

  创新探寻发展新路径

  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发展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才能抢抓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科技引领,探索新路径。这让市政协常委、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薛继雄深感责任在肩。多年来,他倾力为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水平,开出一张张“良方”。他说:“作为医学界人士,更是一名政协委员,今后我将在促进产学研医结合,推动温州中药制剂产业化发展等领域履职尽责、贡献力量。”

  开拓创新,关键在人才。同样深耕中医药事业的市政协委员、温州市中医院党委书记王庆来提出了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进一步优化政策机制,筑牢院校培养主阵地,建立健全人才招引育激励机制,加快补齐人才缺口。

  当前,围绕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温州方案”已经出炉。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全速推动中医药与文化、旅游、养老等产业有机融合,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旅游基地、中医药养生示范基地;全面整合“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等高端平台,促进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引育中医药创新型领军人才,聚力核心技术攻关,持续研制高品质好“瓯药”。

  市政协表示将梳理形成协商意见,包括“强化质量监管,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强化数字赋能发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等内容,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同时,将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强化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让温州中医药焕发新光彩。

上一条: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