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属,老年人、残障人士同样可以挥汗如雨,借助健身器械锻炼不同部位的肌肉。在浦东新区残疾人党群服务中心,就有一个专门为残障人士量身打造的“健身房”——自强康健苑。
数据显示,在上海,近九成的残障人士患有一种以上疾病,检出率较高的疾病包括高血压、脂肪肝、咽炎、痔疮、肥胖等。然而,现有的康复服务难以满足残障群体的需求,且专业运动康复资源稀缺、价格贵,缺乏专业场地和专人指导。
近年来,浦东新区全面推进“15分钟健康生活圈”建设、破解残障人士社区康复难题,自强康健苑便是探索之一。据悉,自强康健苑的运动器械和健身课程都为残障人士和因病导致身体功能受限的老年人量身定制,而融入社区、康健身心的独特作用,也使得这里成为残障人士分享锻炼心得的交流平台。
家住张江镇的88岁老人寿老伯经常到自强康健苑“打卡”。寿老伯曾是一位中学物理老师,由于患前列腺炎、脊髓灰质炎等多种疾病,引起小儿麻痹并发症,饱受双手颤抖及左大腿肌肉萎缩的困扰。自从前来锻炼后,老伯的手抖情况明显改善、走路平稳有力,平时还会露两手太极功夫。“这里器材专业、服务周到,还免费开放。”寿老伯说,“运动是良医,生命在于运动。”
“我们这里不少器材都是和医院以及专业康复机构共同合作研发的。”自强康健苑运营人员饶娟娟介绍。针对残疾人的健身康复需求,自强康健苑不仅引入专业健身器材,让坐着轮椅的残障人士也能全身锻炼,还设置了不同的健身区域。
比如微循环促进区,通过全身垂直律动设备温和刺激全身骨骼和肌肉系统,帮助残疾人进行运动,从而达到健身效果,尤其是一款专为“轮椅人士”打造的律动平台,让众多下肢功能受阻的残障人士有了全身锻炼的方法。等速肌力训练区借助电磁控制器材帮残疾人安全进行肌力训练,达到康复效果。有氧及协调训练区则通过专业的有氧和四肢协调训练器材,帮助残疾人提高心肺功能,提高四肢协调性。
专门针对残障人士运动康复的自强康健苑,开创了在社区为残疾人打造运动康复空间的先河,传递“平等参与、共享健康”的理念,让残障人士也享有专业的康复健身服务。浦东新区残联协同张江镇、第三方机构,以智慧化方式加强残疾人康健“前、中、后”全链条管理和服务,为残疾人提供体育健身科学指导和精准服务。
据悉,到自强康健苑的每位残疾人和需要康复的脑卒中人群,都可以获得身体功能评估、运动方案定制、器械康复指导、作业治疗训练、健康知识讲座、趣味活动等服务。自强康健苑同时配备拥有专业资质的社区运动健康师,根据每一位残障人士不同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建立“一人一档”的运动康复档案,将整个康复过程可视化。
运动前,通过“健康体适能、跌倒风险评估”测试仪器,利用先进的蓝光技术捕捉健身残疾人肢体信息,后台数据分析,形成专属运动康复训练方案;运动中,为每位残疾人配备运动手环,实现数据实时更新,全程动态监控;运动后,出具一套巩固训练和饮食搭配干预方案,帮助残疾人以科学、规范、系统的方式巩固康复成果。
据悉,借助体育数字化转型,为残障人士提供运动健身、功能康复、社交娱乐等服务空间,这在全国也是创新。负责自强康健苑运作的第三方机构、尚体运动健康副总经理王亮表示,鼓励更多的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走进健身房,通过科学运动收获健康,逐步恢复自主生活的能力,重拾美好生活的信心,是自强康健苑建立的初衷。“残奥赛场上,健儿们争金夺银、为国争光。相信在我们的身边,残障朋友同样也能在自强康健苑里收获属于自己的人生‘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