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师,我们很想念您!”清明前夕,20多名志愿者和受资助学生来到周火生的墓前悼念,受资助学生泣不成声。周火生是苏州一名退休教师,生前100次奔赴大别山。退休 后,他踩着三轮车义卖书籍,为贫困学生捐款。20多年里,他带动各界捐款、捐物超1200万元,改变了1300多名学生的命运……
青松苍翠,碧草如洗。清明节来临,20多名志愿者和学生来到昆山皇宜山公墓悼念周火生老人。“周爷爷,我是亭亭,我来了”,吴亭亭出生于1988年,她是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人,家中兄弟姐妹六个,她排行老五。在亭亭10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一家人全靠父亲种地维持生计,生活非常艰难。吴亭亭回忆,当时她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上学读书更是想都不敢想,“当时家里的条件不允许我再去上学,就主动放弃了”?。
曾先后走出了59位开国将领,被誉为“将军的摇篮”。然而,上世纪90年代初,这座拥有近60万人口的“将军县”,文盲比重高达36%。1990年5月19日,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在金寨建成开学。不过,仍有很多孩子因交不起学杂费而面临失学,受助学生吴亭亭回忆。当时,念完初中就辍学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是金寨许多的孩子必须面对的现实,周火生老人突然出现就像一颗“火种”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每次,周爷爷来我们学校的时候,我们就趴在窗户边看,他每次都带着大包小包来看我们”。
当时,周火生是昆山千灯镇上的一名普通乡村小学教师,他从媒体上得知金寨不少孩子因贫困辍学的消息。1995年,退休后的周火生坐火车、转汽车、走山路,辗转600多公里第一次走进金寨,眼前的一幕让他很揪心,孩子们学习的条件非常艰苦,甚至连厕所都没有,他就把随身带的5000元都捐给了学校。
周火生下定决心为这些孩子们做些事情,可是,依靠他每月几百块的退休工资,能力十分有限。于是,他骑上自己的三轮车从上海文庙市场进书到昆山的学校义卖,他每周至少要到4个学校去义卖图书,风雨无阻,每凑够10个孩子的助学款就赶到金寨送善款。
从1995年到2018年,23年里,周火生骑坏了4辆三轮车,跑遍昆山100多所学校,他售书近16万册,他还发动各界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累计带动捐款捐物1200多万,改变了1300多名金寨贫困学生的命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慷慨助学的老人,一生都住在几十平的老房子里,生活非常节俭。
从行走矫健,到步履蹒跚;从华发初生,到皓首苍颜。在23年的助学历程中,周火生不知走过多少路程,爬过多少山头,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大别山深处。如今,在他牵线资助的千余名贫困生中,有百余人圆了大学梦。其中还有不少还是硕士生、博士生,“周老师给我们的不仅是金钱上的资助,更多给我们的是精神上的馈赠,他教会我们,要有战胜生活困难的决心”。
在周火生的感召下,苏州各界近1万名志愿者先后走进金寨,参与爱心助学行动。他们的足迹还从金寨拓展到全国8个省的23个县,昆山千灯成立了“周火生工作室”,昆山爱心人士成立“昆山市周火生希望工程志愿者协会”,希望之火,燎原不熄,周火生希望工程志愿者协会理事李梅表示会将周火生的精神延续下去,去帮助更多的有需要帮助的孩子,让他们通过知识改变人生轨迹,更好地回馈社会。
光阴似箭,曾经的小树亭亭如盖,那些花儿灿烂盛开,似您从未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