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坐落于田家庵区史院乡瓦杨村的淮南市生众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访,看到合作社负责人刘治荣正与工人一道给羊群添加草料。
“合作社饲养的羊目前有三个品种,波尔山羊、湖羊、小尾寒羊,存栏量3000多头。合作社通过代养、提供羊仔和技术指导等形式,带动了周边贫困农户通过养殖实现稳定增收。”刘治荣边干活边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淮南市生众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史院乡的养殖扶贫基地,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利用技术和品种优势,实现了产业化经营,扶贫带动100多户贫困户通过养羊实现增收脱贫。
史院乡是典型的农业乡,也是田家庵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将脱贫攻坚工作当作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推动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精准施策,全力推动扶贫政策落地、扶贫资金见效,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真正做到“拔穷根”。
家住尹祠村瓦北组的邓家明,家中因病致贫。在精准帮扶过程中,2016年,乡、村在为邓家明一家办理低保救助、医疗救助的同时,还免费建设了一座420平方米的标准化大棚,指导其种植瓜果蔬菜和草莓,当年获得收益3000多元。去年,邓家明又申请小额贷款5万元,自建一座标准化大棚。凭着一股韧劲和永不言弃的精神,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2017年底,邓家明一家顺利实现脱贫。“人只要精神不倒,再苦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头。”邓家明坚定地说。
“我家大女儿因患股骨头坏死,住院总共花费了9万元,个人只出了5000元,多亏党的扶贫好政策。”在史院乡涧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丙要激动地告诉记者,除了女儿享受到健康扶贫政策,家里还享受了低保救助、光伏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产业扶贫等10多项具体帮扶。
“在前期乡里扶持建设的2座大棚基础上,我又自建了3座大棚,今年种植了3棚甜瓜和2棚草莓,预计能有3万元收益。”对未来的日子,王丙要充满了信心。
“近年来,史院乡坚持因地制宜、因户而异,针对贫困发生原因,分别采取建设到户标准化大棚、实施养殖扶贫项目、建设户用光伏电站、建设产业扶贫基地等多种形式,创新产业扶贫机制,持续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史院乡负责人介绍,尹祠村、涧坝村2个贫困村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出列,2014至2018年,全乡完成脱贫598户1132人,未脱贫58户134人,大部分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