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连云港 > 文字新闻
赣榆教育史上一段不可或缺的中学教育史
发布时间:2023-03-15  来源:赣榆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开发区:江苏赣榆经济开发区

  全民族抗战时期,赣榆县隶属山东抗日根据地滨海区。1941年1月,抗日根据地开始恢复教育,滨海专署决定筹建滨海中学,由滨海专署副主任崔介兼任校长,滨海区参议长高燮成任副校长,调抗大一分校五大队政治教员管戈任教导主任,主持学校日常工作。5月13日,在滨海区所属各县招收高小毕业生40余人,开办了一个师范班。7月7日,滨海中学在莒南县洙边区石门涧村正式成立,并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

  1942年2月,在赣榆、东海、临沭3县交界处的朱樊村(今属东海县),又创办了沭海中学。赣榆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朱明远兼任校长,东海县著名教育家、共产党员郇华民任副校长,主持校务,赣榆县抗日民主政府文教科副科长战冶山调任数学教员。招收滨海区南部赣榆、海陵(今东海)、沭水(今临沭)、郯城等县高小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青少年入学就教。办学之初,学校就以抗大为榜样,贯彻执行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新教育方针,除开设一般文化课程外,还开设抗战理论、军事训练、民众运动、社会科学概论等课程,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要求学生参加抗战、生产、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其时,山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在朱樊村,郇华民经常邀请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115师首长到学校给师生作报告。第115师政治部主任肖华、山东分局民运工作团团长林乎加等人都曾先后做过学校的“临时教员”。

  1942年7月7日,滨海专署决定将沭海中学与滨海中学在沭水县胡子村合并,校名沿用“滨海中学”。原沭海中学为第一部;原滨海中学为第二部,高燮成任校长,郇华民任副校长,靳耀南任教导主任。其时学校有教职员50余人,中学部招收学生350人,师范部招收学生120人。1942年10月下旬,日军“扫荡”滨海区,滨海中学化整为零,分散教学。原沭海中学部分师生分别由郇华民、靳耀南带回海陵县、郯城县办学。1943年1月,中学部根据上级决定暂时停办。1944年冬,随着形势好转,滨海中学恢复中学部。省文协秘书长刘导生调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郇华民任副校长。学校除原有的师范部、中学部外,增设行政干部队、群众工作队、战宣队、青年队、工矿队、会计队和电话队。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滨海区党委决定将滨海中学改建为滨海建国学院,刘导生任院长,李葵元任教育长。校址设在赣榆县古城村。因人才急需,决定就近招收学员,先办短训班,分行政、民运、文教、工矿、交通、医务、经建等科,并附设研究班。同时建立滨南中学、滨北中学。10月,滨南中学由海陵县朱樊村迁至赣榆县政府驻地青口办学,校址设在青口镇西门里隆嘉巷赵家大院(后为青口西门里小学)。校长张力,副校长郇华民。1946年6月,国共和谈破裂,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山东解放区,占领了赣榆东南部县境,滨南中学从青口迁往朱村店,边学习,边生产,边战斗。年底迁至日照,与滨北中学合并,重建滨海中学。

  抗日战争时期,在滨海抗日根据地所建立的滨海中学、沭海中学、滨南中学及滨海建国学院,先后招生近2000人,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王辅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王辅一,1929年出生于赣榆县城头镇东大坊村,少年时代在族兄王接一创办的东大坊小学求学。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王辅一一面读书,一面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当过村儿童团长、青抗先队长。1944年8月考取滨海中学,1945年尚未毕业就因工作需要,参加了八路军,在滨海军区政治部当缮写员。解放战争时期,在山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工作。参加过宿北、鲁南、洛阳、开封、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在华东军区、南京军区政治部任秘书、二级秘书(团职)、科长,主要从事文字工作。1969年起,历任南京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南京军区军事百科编审室主任、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副主任、军事科学院百科研究部副部长等职。1988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上一条:《衢州日报》再获全国“精品级报纸”印刷质量奖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