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27.7亿元,同比增长6.6%,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全年完成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约140亿元;引进超亿美元项目1个,完成世界500强项目认定1个,完成全球行业龙头项目认定5个;5个在建百亿项目推进顺利,全年完成投资4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6个月列全市第一;加快企业减负政策落地生效,累计为企业减负18.14亿元,2.12亿元区本级助企资金全部兑现到位,惠及企业600余家次……
3月13日,记者从嘉兴港区经济发展部获悉,去年以来,嘉兴港区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区内产业规模整体壮大的同时,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放大产业优势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近两年,港区始终坚持聚焦绿色低碳方向,着力改变化工产业一业独大现状,构建‘1+2’特色产业体系。”嘉兴港区经济发展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加速崛起的“1+2”产业格局中,氢能将成为港区经济大三角的重要支撑点,“去年,港区大力建设长三角氢能产业示范基地,成效显著。”
在平台建设方面,依托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特检院等资源,嘉兴港区成功组建嘉兴长三角氢能研究中心、长三角氢安全中心,与中国特检院合作的“氢能储运装备安全”部级重点实验室已开工建设。嘉兴市氢能产业应用管理平台于2022年5月被列入“全省第二批工业领域行业产业大脑建设名单”。
在应用场景方面,区内两座加氢站建成并投运,燃料电池重卡的商业化应用项目成功申报“嘉兴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累计已有21辆49吨氢能重卡、6辆18吨氢能卡车和1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港区示范运行。
因港而兴,向海图强,是港区的雄心,也是港区的路径。去年以来,港区全力推动“海河联运”特色发展,全面推进外海高等级航道、内河高等级航道和码头作业区建设,乍浦港区最后两个D3、E4泊位实现对外开放,海底管廊项目也实现重大突破。
“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港区段工程、六里桥海河联运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这对浙江省实现水运复兴计划、嘉兴港打通海河联运‘最后一公里’意义重大。”嘉兴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2022年乍浦港区货物吞吐量增长8.5%,集装箱中转量增长22.8%,“海河联运”集装箱中转量增长67.4%,绝对值均创历史新高。
深化“两化”改造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依托数字化改造,嘉兴港区利用“浙企智造在线”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工业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在线诊断和评估管理。去年,港区实施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改造项目17个,当年计划投资5亿元,完成投资3.92亿元,项目投产后,预计可新增产值62.06亿元;新增工业机器人71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9%。
依靠绿色化改造,去年以来,嘉兴港区整治提升高耗能企业2家、高排放企业2家,腾出用能空间6.5万吨标煤;启动实施节能降碳技改项目7个,其中,浙江和惠污泥处置有限公司污泥处理中心二期项目和浙江华泓新材料有限公司PDH装置尾气综合利用项目入围省级节能降碳项目。
据悉,为了提升“两化”改造覆盖面,港区多措并举解决减碳难题。一方面,该区协同电力等部门组织开展高耗能企业节能诊断服务,为相关企业提供节能降碳改造方案,同时开展高耗能行业用能整治提升行动,坚决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另一方面,聚焦化纤、化工等重点用能行业,引导企业加快节能降碳改造。例如,嘉化能源余热回收项目年节能3.1万吨标煤,华泓新材料PDH装置尾气综合利用项目年节能3.9万吨标煤,恒优化纤改造空压机压力等级优化、PLC控制系统等项目年节能2.12万吨标煤。
此外,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港区正在大力发展以化工新材料为原料的下游非化工产业,加快吸引新材料优质企业和高素质人才落户,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新材料创新智造平台,培育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打开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