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产业是我市优势传统产业之一。在我市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批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通过不断提升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进行数字赋能技术改革升级,促企业增产增效、产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把牢食品安全关。2022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绿色食品工业企业140家,实现营业收入836.3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省第1位、中部省会城市第2位。
在我市绿色食品行业中,“5G+智慧工厂”应用成效已逐步显现、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企业降本、提质、增效成效不断显现。
作为我省最大的啤酒制造企业,成立于1994年的百威雪津(南昌)啤酒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雪津”和“南昌”系列产品。在该公司偌大的酿造车间里,没有一名生产人员。工作人员只要坐在中央集成控制室的电脑前,就能对车间所有生产情况了如指掌。
“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通过5G技术,技术人员可以对100多个关键控制点的状态进行监控,一旦超过异常范围值就会报警,实现了对啤酒品质稳定性的精准把控。2022年,公司生产啤酒25.1万吨。”该公司技术工程师方鹏介绍称,50万吨年产能的车间,只需要3名技术人员就能实现对供能、原料处理、糖化、发酵、过滤等所有啤酒酿造环节的操作。同时,公司采用了数字化“追鹰系统”,提货人员能提前通过网络按序取号,系统能自动识别下单情况和车牌并进行合理分配,有效提高了客户提货效率。
我市要求绿色食品行业要从严把好食品安全管理、检测检验、质量控制等关口,确保群众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在煌上煌江西总部南昌基地智慧生产车间,记者隔着玻璃看到,一台台数字化设备有序运转。“我们拥有十万级标准化恒温、恒湿控制洁净车间,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同时,我们引入了ERP、MES、WMS等系统,大幅提高了数字化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据该智慧车间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所采用的智能传送MES生产线,可以实现对产品质量和加工过程的实时记录、跟踪和分析,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控制,确定生产中需要注意的环节,让每个产品都有可追溯性。
在全省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我市投入2800多万元,建设食用农产品电子追溯系统,每天能完成750至1500批次快检任务,实现场内农产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问题可控”,全市“菜篮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近年来,我市推动“互联网+”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深度融合,通过搭建数字化食用农产品追溯平台、信用监管平台、食品安全综合智慧监管平台,对绿色食品产业日常监管实现由“人”到“机”转变。同时,我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信息全部进入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实现风险分类精准化和监管靶向化,做到对问题企业强化监管,对优质企业无事不扰。
近年来,我市通过深入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上规模,形成了以小蓝经开区营养食品、新建长堎工业园营养食品、青山湖区食品饮料、进贤县酒业等基地为支撑的食品产业集群。太古可口可乐、达利食品、绿滋肴等绿色食品企业林立,国家级绿色工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不胜枚举。
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推进绿色食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加快“5G+智慧工厂”建设,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业务协同等环节的集成应用,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智能化改造示范标杆项目,全面提升绿色食品产业数字化率和智能化水平,支撑引领我省食品产业技术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