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海宁初春的阳光带着些许的微温。
“咔嚓!”在市区钱江小区里一个小的理发店内,蔡丽一席及腰长发被理发师一刀剪下。
随后,蔡丽仔细地将长发用皮筋扎好,再三确认长度,将发束吹干后,把它装进袋子,并在里面留好自己的姓名、电话、地址等,并将这捆头发通过快递寄去上海。
蔡丽今年41岁,是硖石街道农丰社区党委副书记。她这束剪下来的头发,将通过上海一个叫“青丝行动”的公益机构,制作成漂亮的假发,戴到一位因化疗而剃光头发的女性癌症患者头上。
这已经是蔡丽第三次为癌症患者“捐发”了。
为爱蓄发,5年为癌症患者捐出3次长发
时光回到2018年,蔡丽在微博上关注到“青丝行动”,这是一个由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大学生运营的公益组织,主要负责收集全国捐发者的发束,制作成假发后,捐赠给因癌症等重症化疗而脱发的患者。“青丝行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里,一位因患癌症化疗后失去头发的妇女去假发店买假发,但当她看到假发的价格后,又望而却步了,脸上写满难过。
“对癌症病人尤其是女性来说,头发不仅关乎美丽,更关乎自尊。”蔡丽看完视频后,深受触动。
而事实上,就和视频里的那样,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负担得起一顶假发的费用。
普通的假发价格便宜,但是残留化学物品,极易对患者本就脆弱的皮肤造成危害,而一顶真人假发一般是几千甚至上万元,接近一次化疗的钱,对于一个正在经历病痛的家庭来说,这是一笔意义不大的花销。但是,对于一个患者而言,这意义非凡。
“如果能够帮到他们,我很愿意。”蔡丽当时就动了捐发的念头,因为她觉得,头发长在自己头上只是“长和短”的区别,而对化疗失去头发的女性来说,那就是“有和无”的问题。
蔡丽还了解到,在剃头后,患者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尤其是女性患者,而小朋友也因此容易遭到别人异样的目光和排挤。假发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也能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爱。
在捐发前,蔡丽也像很多爱美女士一样,偶尔会弄一下发型,在她30岁出头时,就曾烫过一个很时尚的大波浪,“女性都是爱美的嘛!”
可自从加入“青丝行动”后,她就再也没有染发烫发的想法了。因为“青丝行动”对捐赠发束有要求:30厘米长,约两指粗细,白发比例不超过5%,并且3年内不能烫染——烫染过的头发做成假发,可能导致使用者过敏。
为了达到捐赠的标准,蔡丽将原来的齐肩发开始养长,每天清晨轻轻梳理头发,隔两天洗完头认真地涂上护发素,及时修剪分叉的发梢,哪怕洗头有点费劲,吹干比较花时间,睡觉时也常常被压到,她觉得这些都是小事。
2019年9月,当她走进理发店,剪下长发,并第一次捐发成功后,她收到了来自公益机构颁发的证书,上面写着——“亲爱的蔡丽,感谢您成为第15267位捐发者,您捐赠的头发将通过假发公司加工制成假发,并直接捐赠给因接受化疗而失去头发的女性。”
蔡丽的“青丝行动”并没有就此结束。她继续留长发,足够长了之后,时隔两年,也就是在2021年6月,她的长发再次被剪下寄出。她也因此成为第21116位捐发者。
在今年的3月,蔡丽的头发再次长发及腰,让她开心的不是又一次长发飘飘,而是头发长度又达到了可以捐赠的标准。和往年一样,当她从长发变为短发,这束34厘米长的头发寄去上海被签收的那一刻,又像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剪短的是头发,延绵的是善意。据悉,每次捐赠者和受助者的名单都在“青丝行动”微信公众号上公布。不过,在“双盲”制度下,受捐者的隐私被充分保护。虽然蔡丽不清楚会是谁戴上她的头发,但她可以想象得到——当对方戴上这顶秀发时,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生病前的样子,脸上会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号召宣传,为更多人带去爱和温暖
记者获悉,3次捐赠发束,只是蔡丽“公益版图”的一角。
在同事们眼里,蔡丽一直是一位热心公益的人,并且常常带着儿子一起参与。比如在2015年,蔡丽和同事李佳、陈玲三人出资3万元,改造了一个废弃公共厕所,开了一家名叫“余香”的花店,收益都存入专属社区残疾人的党群关爱基金,帮助社区残疾困难家庭。
今年3月初,“余香”义卖再度上线,将义卖所得用来帮助86岁的残疾人陆奶奶一家以及社区其他困难残疾家庭。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余香”义卖已经持续了8年,帮助了120多位残疾人。
让蔡丽开心的是,她连续三次捐赠头发的行为也感染到了身边的一些人。她的一个朋友将“青丝行动”跟18岁的女儿说了之后,小姑娘当即表示自己要蓄发,想加入这个“青丝行动”中。
“在我看来,比起物质上的支持,捐发还能给予患者很强的精神支持。”蔡丽希望,以后每一个从化疗室走出来的人都是漂漂亮亮,充满勇气的,他们可以正常生活,免去流言蜚语的打扰。
如今,蔡丽又开始新一轮的“留长发”。她的愿望是:如果条件允许,这个温暖的捐发行动,她会持续到50岁。她还想让身边更多人知道,捐发就能给更多癌症患者带去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