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上午,溧水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区委书记张蕴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把政策向“三农”倾斜、把资源向“三农”聚集、把力量向“三农”投放,加快推进农业强区建设,争当都市现代农业强市排头兵,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溧水新篇章。区长缪秀梅主持,区委副书记夏云、区政府党组成员刘人祥等参加。
张蕴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区“三农”工作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2022年,面对多重困难挑战,我区战疫情、抗旱情、促发展,全区“三农”工作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成功入选省级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市第一,连续三年位居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第一等次。
张蕴指出,要知己所短、躬耕不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溧水新实践,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应有之义,必须要把农业强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针对溧水“三农”工作起步早、发展慢,规模大、链条短,景点美、品牌弱,增长快、总量小,试点多、亮点少的现状,认清差距、找准不足,研究对策、拿出举措,有的放矢地加以改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张蕴强调,要知任图强、深耕细作。新时期全区“三农”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扣“五个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奋力开创农业强区新局面。
一是强化农业高科技引领,既要有愿景,更要有实景。勇挑南京国家农高区作为全省农业科技力量“关键支撑”的重担,强化资源“整合”、园区“联合”、人才“聚合”,全面推进“一区多园”,举全区之力建设南京国家农高区。
二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既要重产值,更要重价值。紧抓粮食安全“头等大事”,把“土、特、产”三个字要求琢磨透,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做好“迭代升级”“接二连三”“名特优新”三篇文章,大力发展高水平设施农业,推进农产品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生产,加快构建都市现代农业体系。
三是推进乡村高标准建设,既要外在美,更要内涵美。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乡村网格化治理水平,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交邮快”等试点,加强乡村资源整合,让生态宜居的“风景线”变成产业兴旺的“振兴线”。
四是创造农民高品质生活,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深入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富民强村”工程,构建持续较快增收长效机制,让集体经济强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乡风文明立起来,真正让广大农民挑上“金扁担”。
五是促进城乡高水平融合,既要抓增量,更要优存量。从改革入手,盘活闲置资源,激活改革红利,用活涉农资金,推动资源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张蕴强调,要知责思进、勤耕则获。全面加强新时期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把“三农”工作摆在优先位置,真正胸怀“国之大者”、牢记“责之重者”,扛牢“五级书记”抓“三农”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健全”三农“工作领导体制,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坚持上下同心、上下同力,区领导带头抓好落实,各级各部门密切协同配合,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全面整合涉农资源要素,精准发力,“夯基垒台”“积厚成势”,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一任接着一任来,真正用一点一滴的“小变化”换来农业农村的“大变样”。
缪秀梅要求,全区各板块、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一是在稳产量保供给上抓落实。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二是在抓改革强科技上下功夫。用好南京国家农高区平台,做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文章,推动产业振兴。三是在重建管促善治上下功夫。持续深化“交邮快”等试点工作,建立长效机制,让成果真正落地,辐射全区。四是在增效益惠民生上下功夫。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走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路子,实现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双丰收”。
夏云通报了2022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郊区街镇高质量发展评价获奖情况和村级经济发展激励情况。刘人祥部署了2023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农高区、洪蓝街道、区农业农村局、区供销总社和南京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采取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各板块设分会场。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区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区有关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