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一场久别重逢的古老民俗活动在南充市西充河流域沿线的顺庆区共兴镇,嘉陵区七宝寺镇、三会镇、金宝镇等多地举行。数万人点亮蛴蟆灯,沿乡间路逶迤行进,将“蛴蟆送下河”,祈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A点亮蛴蟆灯立春祈福人寿年丰
2月4日中午时分,记者来到嘉陵区三会镇。此时的场镇已十分热闹,不断有周边乡镇的村民及游客向此聚集。场镇上,有现场挥毫送“福”的新春活动,有叫卖糖葫芦、蛴蟆灯的吆喝声,还有炸糖麻元的香甜味……沿街墙面上的巨幅“蛴蟆节”民俗风情画,让人感受到传承300余年“蛴蟆节”的古老与神秘。
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的《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中介绍,1647年,进军四川并建立大西国的张献忠,死于南充市西充县凤凰山,大西国灭亡。相传,在战乱的几年间,血流成河,瘟疫流行,南充嘉陵三会镇一带孩童时常出现咳嗽咯血而亡,人们不得其解,人心惶惶。一云游者到此解密:河里的水遭到污染。他指点人们在正月十四这天,用竹子制作成蛴蟆灯,趁着夜色将其插到河边,将瘟疫赶走。从此,西充河沿线乡村便自觉形成了送蛴蟆的习俗。经百年变迁,逐渐演变成南充的一项特色民俗活动。
傍晚时分,顺庆区共兴镇,嘉陵区七宝寺镇、三会镇、金宝镇等地同步举行盛大的“蛴蟆节”祈福活动。数万人高举蛴蟆灯,齐声高唱:“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沿乡间路逶迤行进,绵延数里,数万盏蛴蟆灯似灯海、似星河,将“蛴蟆送下河”,祈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B“80后”接力成“蛴蟆节”新生代组织者
“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制作蛴蟆灯。”“80后”周钦是土生土长的三会镇羊儿湾人,他与朱宝娃、杜波、张三、王燕等7个儿时伙伴成了三会镇“蛴蟆节”的新生代组织者。8个人都十分热爱蛴蟆文化,积极创新蛴蟆灯制作工艺,每年根据生肖制作形式多样的蛴蟆灯,并在政府主导下提前规划好路线,组织群众有序地将蛴蟆灯送到指定地点。
据了解,三会“蛴蟆节”第一代组织者是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杨贤光,组织过20余届“蛴蟆节”祈福活动。第二代组织人是杨贤光之子杨俊。父亲去世后,他接过“蛴蟆节”组织人的担子并进行了创新升级,统一了送蛴蟆的行进路线,且一路鼓乐齐鸣、烟花爆竹震天响,甚是热闹。
“今年我们制作了两个巨型蛴蟆灯、一只兔儿灯。”在三会场镇市场口,记者见到高达二三米的蛴蟆灯和兔儿灯。朱宝娃介绍,制作蛴蟆灯,要经过选料、做骨架、成型加工三个环节。制作蛴蟆灯的竹子有讲究,必须选不粗也不太老的一年青嫩竹。如果做小蛴蟆灯,要先将选好的竹子每截裁成长约1.5米,再分成均匀的12份,预示一年十二个月月月平安;然后将竹子向中间挤压,成纺锤状;再以细篾编织,糊上一层彩纸,呈中空状;最后在底部搁置一块泥团,点上蜡烛,蛴蟆灯就大功告成。巨型蛴蟆灯要七八个人花费三四天功夫制作。
C传承300余年为乡村旅游注入新的文化元素
“‘蛴蟆节’有做蛴蟆灯、摇嫩竹、送蛴蟆三项内容。”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向全发认为,流传于西充河流域的“蛴蟆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传承力,经过300余年的时代变迁,实现了从乡村“小聚集”到城乡“大节日”的转变,为春节期间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活态传承能力显著增强。他举例说,摇嫩竹唱民谣就十分有乡土乡情。黄昏十分,孩童们争先恐后奔向竹林,选定长得又高又直的嫩竹,双手抱竹一边摇动一边高唱民谣:“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样高……”祈求来年平安幸福、健康成长。
如今,除了南充境内西充河流域的沿线乡村,“蛴蟆节”已辐射至绵阳市盐亭县,遂宁市蓬溪县、射洪市等地。“三会镇是蛴蟆文化的发源和传承中心!”三会镇党委书记王知介绍,三会镇地处南充西大门,因过去西(西充)南(南充)蓬(蓬溪)三地客商集聚于此而得名。当地蛴蟆文化氛围浓厚,辐射带动力强。据介绍,2019年,嘉陵区政府在G318线嘉陵段沿线的龙蟠、大通、金宝、三会等10余个乡镇同步举办盛大的“蛴蟆节”祈福活动,吸引了20余万人次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