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嘉兴 > 文字新闻
点赞!海宁新增2项省级非遗
发布时间:2023-02-01  来源:海宁市人民政府  发布开发区:浙江海宁经济开发区

  1月31日,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在浙江省人民政府近日批准公布的省文化和旅游厅报送的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10项)中,海宁硖石灯会、马桥朱氏中医妇科成功入选。至此,海宁已公布12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4项。

  据了解,硖石灯会是流传于海宁市境内的民俗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是江浙沪地区大规模民俗灯会的典型代表,素有“江南第一灯市”的美誉。

  硖石灯会始于唐盛于宋,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南宋时,硖石灯会盛极一时,清代乾隆年间,已形成演灯、顺灯、斗灯盛况,灯会活动进入兴旺时期。清末民初,民间制灯、迎灯盛行,每逢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商家、街坊和百姓,将不同类型的硖石灯彩悬挂于店铺、家居和作坊门口,每逢五谷丰登或特定年份,海宁当地便有迎灯之举。甲戌(1934年)灯会,是20世纪初规模最大的一次灯会,由硖石20余坊制作的36座大型灯彩连续出迎3个晚上。20世纪50年代后,每年举行元宵、中秋2次常规灯展,每隔五年举行一次大型迎灯活动,至今,已举办灯展80余次,大型迎灯活动9次。

  硖石灯会是集迎灯、灯展、灯谜、灯宴、评灯、赛灯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灯会,包含有“上灯”“演灯”“顺灯”“兴灯”“落灯”五个环节,一般正月十三上灯,十五最盛,十八落灯,统称“灯节”。在上千年的传承中,又产生了不少与灯会、灯展相关的诗歌、书法、美术、民歌、谚语、舞蹈等文化,集中展现了海宁人民的审美情趣、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并逐渐拓展至海宁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海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灯文化”被正式确定为海宁三大文化之一。

  硖石灯会属集体传承,传承群体庞大,硖石灯彩艺人、海宁本土居民是传承主要群体,参与民众遍及海宁城乡各个角落,在江浙沪地区的灯会民俗活动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传统仪式存续完好,有着重要的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价值,同时,对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加强跨地域文化交流,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桥朱氏中医妇科地处海宁马桥,始于十八世纪末代,历经几代传承,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在浙北地区享有盛誉。

  朱氏中医妇科的发展,除在原体系中不断进步,在杭嘉湖当地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医生,其中第三代传人朱庭舫已年近八旬,是首批嘉兴市名中医,他继续发扬了传统中医疗法并与现代医学结合,在妇科杂症及不孕不育症的治疗上具有独到之处,自发研制的一些专科验方具有独特临床效果,达到并领先于国内水平,还获得多项科研成果。马桥朱氏中医妇科年门诊量10万余人,年手术量500余人。全国各地患者慕名前来治疗,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声誉。

  “今后,海宁将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水平,为非遗保护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海宁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条:高铁、高速、航道…总投资超30亿,长兴交通项目开干!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