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刚刚过去的新春佳节,人潮涌动的商圈,座无虚席的影院,张灯结彩的景区,让丽水的百姓找回了“久违”的年味。也正是这重新燃起的城市烟火气,让节日的消费市场呈现出旺盛活力的同时,更是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春节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这既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带来的效果,也离不开去年以来丽水为激活消费市场、全面释放消费潜力所做的努力。
去年1-12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4.8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限上批零住餐增幅分别为28.5%、20.2%、6.6%、16.4%,全省排名1、1、3、2位,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实现商贸项目投资额74.4亿元。全市新增纳统企业115家,拉动销售额69.83亿元。其中,新增纳统电商企业52家,去年1-12月新增零售额9亿元。
“数说”去年丽水的消费市场,稳步拉升的“数据线”背后是一系列强有力的消费刺激举措。其中,以创建浙西南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构建起的“放心、舒心、匠心、开心、安心”“五心消费”丽水消费品牌最能说明政策举措的方向和力度。
“去年,我市先后出台《丽水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攻坚行动方案》《2022年丽水市消费券发放指导意见》等消费政策后,各县(市、区)也相继出台了促消费攻坚行动方案,在出实招优化商务政策体系的同时,也出新招稳定消费市场基本盘,让广大丽水百姓能放心消费。”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强有力的消费政策保证下,全市上下充分发挥了“双招双引”对经济增长、结构优化、自主创新、民生改善的推动作用,打造舒心的消费环境。
在推进市区银泰、西城,开发区万达、缙云万地等商业综合体建设的同时,我市还培育出了处州府城省级高品质步行街,并成功创建了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省级智慧商圈、青田夜间经济样板城市、庆元夜间经济特色城市、遂昌县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县。
同时,我市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扩大乡村消费,遂昌、松阳列入首批试点,莲都、龙泉、景宁纳入2023年试点。全市匠心打造出了75家丽水山播“共富工坊”,实现网络零售额41.2亿元,带动村民就业1万多人,带动村镇增收1.5亿元,进一步激活了农村市场消费潜能。
而除了商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商贸业主体培育持续加快外,去年我市各项促消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更是对拉动消费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其中,市县联动开展的“浙丽来消费”系列活动就达百场之多,成为了去年最为抢眼的促销活动。
数据显示,去年全市累计发放各类消费券1.56亿元,拉动消费19.5亿元,其中仅汽车消费补贴一项就达到了6160万元,莲都区、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十家汽车销售企业在原本的淡季里着实火了一把。
另外,我市去年还成功举办了“浙丽来消费促进季”“浙味荟萃-丽水风味美食音乐节”“咖啡文化节”“双品网购节”等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
在我市电商企业参与的“网上年货节”“618品质丽货节”等线上促消费活动中,更是实现了销售收入超17亿元。
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商家让利,实现消费潜力释放的乘数效应,百姓在开心、安心消费的过程中享受到了“真金白银”实惠,由此也进一步激发了全市的消费市场活力。
根据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去年1-12月,全市消费市场呈现出生活类商品需求稳定、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汽车零售拉动持续提升等特点,其中,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家具类及纺织品类产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6.6%、11.5%、3.2%和3.6%;通讯器材类、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类、照相器材类和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分别增长880.7%、79.1%、10.4%和21.1%;限上汽车销售同比增长18.5%,拉动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个百分点,其中,12月当月就增长了55.6%。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丽水各地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商场里人流慢慢多起来,个体工商户也逐步恢复营业,城市街巷又升腾起温暖的烟火气。”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我市将重点培育“啡藏丽水”“处州万象宴”等特色消费品牌,通过建设百家青年名店、开展百场活力消费活动等一系列促进消费举措,全面提升资金政策稳定经济的效果,充分激发消费市场潜力和市场主体活力,努力实现拉动消费超百亿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