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产业聚集、转型升级……目前全市上下正在为打赢实体经济翻身战摩拳擦掌。在环保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环保,日前,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结合企业发展中的环保要素,共同助力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份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环保力”涵盖了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提升环保审批绩效、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大生态资金支持、提升固废处置能力、培育壮大环保产业、实施定向精准帮扶、维护良好环境秩序和加大环保法规宣贯等十个方面。
依据十条措施,我们就政府部门如何进一步调动、挖潜和发挥环保服务职能,企业如何获得环保制度改革红利等问题展开调查采访。
能放则放 减少层级
关键词:环保审批
近年来,随着“最多跑一次”的不断推进,针对项目审批和环评审批,市生态环境局逐渐实现分批分步骤下放审批权。借着机构改革的契机,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是十条措施中的“重头戏”。
“对于印染、造纸等重污染企业,县级市的分局是没有审批权的。”市生态环境局审批处处长郭传贵说,为方便企业办事,我市对环评审批事项进行了再次全面梳理。除确需保留市级统筹的建设项目外,其余一律通过机构延伸、直接交办等方式将市级权限或初审权限下放给县(市、区)实施。
“如今审批原则就是能放则放、减少层级、利企便民,县市级项目的审批单上盖的也是市生态环境局的编号章。”郭传贵的回答很肯定,“为更好服务经济发展,就要加快构建市、县(市、区)一体化的审批体制。”
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上,措施还提出,要全面推进符合条件的区域深入实施“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
3月4日,浙江锦宇汽车制造有限公司800台冷藏车生产线建设项目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公告期,而这个项目的环评审批也不过两周时间。
该公司拟投资8000万元,在金东区曹宅镇工业区征地1.3万平方米,购买大板热压机、剪板机、折弯机等设备,建设年产800台冷藏车生产线。市生态环境局金东分局提前介入,在意向投资企业项目可研阶段,就主动对接,帮助企业把关项目选址、生产工艺等流程。分局工作人员全程代办,对接环评单位,提前环评,提前审核,在项目立项备案前就完成了对项目环评审查。企业在交清土地出让金,项目立项备案后,13个工作日便完成了环评审批。
目前,我市21个省级园区(13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8个省级特色小镇)已全面开展“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自去年开展改革以来,改革区域内合计环评审批(备案)项目数541个。其中,41个项目从报告书降级为报告表通过审批,487个项目从报告表降级为登记表并通过备案。
环评报告书、报告表项目降级后,编制时间分别从90天、60天压缩为30天、15天,大幅缩短了编制和办理时间。报告表降级为登记表,每个项目平均可为企业减负2000元。
关键词:环保产业
培育龙头 规范治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环保治理的不断深入,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措施提出,要全面发展环境服务业,大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积极引进环保业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更多环保技术服务支撑。
“加快培育环保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我市整体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环境保护科学产业联合会会长伊仲伦认为,培育环保行业的“领跑人”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举。
目前,市环境保护科学产业联合会有团体会员125家。经初步筛选,根据企业实力、发展状况和未来规划等多项内容,协会已选取了9家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其中,包含了环保设备生产厂家、环保治理单位和环保咨询服务类企业等多种类型。
“从协会层面,我们将积极争取这些培育企业在税收、土地和环保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伊仲伦说,“其次,要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帮助企业练好内功。”
江苏宜兴拥有国内唯一以环保为主题的高新产业园,数千家环保及配套企业在此形成集群,环保产业是该县的支柱型产业。伊仲伦说,协会正在计划带队赴宜兴学习大型环保产业企业的优秀做法和发展经验。此外,还将邀请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家对企业进行政策和技术上的培训。“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系统庞大,通过学习提高企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是长久课题。”
伊仲伦特别提到,“环保管家”行业值得大力推广、规范。企业从项目立项、环评到治理措施的工艺设备、检测验收等环节,都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由此,“环保管家”这一行业应运而生。
目前我市也陆续诞生大小不一、规模不等的“环保管家”企业。“他们能够提供一站式的环保服务,企业正常运营后还能进行环保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新政策讲解,让企业主集中心思做生产经营。这样的模式值得推广。”伊仲伦认为,这是一个未来可期的新兴行业,应该多倾听市场的声音,了解企业对于“环保管家”的真正需求,从而逐渐规范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项目服务的收费区间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环保帮扶
教育为先 精准定点
措施中提到,要坚持执法和服务并重的工作理念,坚持教育为先,对企业的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实行从轻处罚。
3月15日,浙江高博焊接材料有限公司收到了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的6项整改意见。“执法人员整整在我这儿排查了半天,我才知道原来企业在废水废气、仓库管理、设备维护、台账建立等方面做得都不够规范。没有一张罚款单,全部都是详细的整改意见,这样的环保服务让我很感动。”企业负责人当即表示,将按照整改意见快速整改到位。
据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环境检测大队大队长汪胜利介绍,这是该局正在实施的体检式服务,目的就是为了减轻企业环保支出的压力,同时有效督促整改。
“执法人员已经是我们的常客,企业RTO设备的投入使用离不开他们的多次帮扶。”康恩贝集团环保部门负责人说,医药废水在处理过程中存在臭味,之前采用喷淋和氧化的方式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外出考察和相关部门的帮服,引进了RTO(蓄热式焚烧炉)设备,用天然气加温焚烧的技术实现了废水的稳定排放,处理量达12800立方米/小时。“四个月运营下来,效果较为稳定,实现了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金西健康生物产业园区内,康恩贝占地180亩的新厂正在建设中,目前环评公示已经通过,今年将正式投入生产。据悉,作为医药化工企业,康恩贝一年要投入2000万元用于危废处理。
危废综合处置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也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从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了解到,我市目前共有10家危废处理单位,2018年总处理能力为52.9万吨。
据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主任陈剑介绍,目前东阳、兰溪、浦江等地正在开工建设危固废综合处理厂区,以进一步扩容全市危固废处理能力。
“在做到自我满足、略有富余的同时,我们的目标是在危固废处理、利用、填埋环节形成闭合性管理。”陈剑说,我市将进一步提升危固废处理工艺,降低处置成本,为企业提供优质的环保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