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宁波市生态环境局余姚分局获悉,2022年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37;优良天数占比86.8%,PM2.5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为160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受持续异常气候影响、区域空气质量普遍反弹的情况下,我市实现环境空气质量6项指标连续三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保持无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气,“省清新空气示范区”成功创建并得到巩固。
去年,宁波市生态环境局余姚分局强化源头治理,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聚焦难点问题,突出精准治气,标本兼治,全力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坚持防控并举,大气污染防治举措持续细化。去年,我市出台年度清新空气实施计划,进一步发挥大气办牵头抓总职能,统筹推进治气各项工作。对各乡镇(街道)空气质量每月进行通报排名,压实主体责任,对排名落后乡镇(街道)实施黄色预警。运用“固定+移动”监测模式,组织开展重点地区帮扶,协同污染排查溯源和精准管控。同时,依托“浙里蓝天”污染热点网格预警、道路扬尘在线监测系统、走航监测等科技手段,对工地扬尘、道路扬尘、堆场扬尘、露天焚烧、餐饮油烟等大气污染问题即时预警发现,及时分类处置。
坚持精准施治,涉气工业企业治理持续深入。我市围绕大气治理重点任务重点目标,以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为最终落脚点,实施一批综合治理项目。与宁波市涂料协会共同搭建低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源头替代资源平台,通过环保议事厅、组织专家入企答疑等方式,解决企业替代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完成一批源头替代项目。同时,通过淘汰光催化氧化、低温等离子等低效废气处理设施,规范活性炭吸附技术使用和管理,鼓励采用催化燃烧等高效处理技术等路径,实现废气处理效率和排放总量“一升一降”。
坚持多方联动,重点区域时段污染管控力度持续加强。面对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和秋冬季上游污染传输不利影响,我市以“一小时必争,一毫克必抢”的决心和力度,组织开展全域应急攻坚行动,及时触发污染预警,组织快速进入迎战状态,加大涉气工地、企业、加油站等检查力度,引导实施错峰或减负荷生产,共开展应急管控33天、落实错峰生产企业3900余家次。同时,突出靶向治理,以工地扬尘、道路扬尘、秸秆焚烧、生活面源和烟花爆竹为重点,积极应对颗粒物污染天气,强化重点区域保障和应急管控。其中,通过开展秋冬季秸秆露天焚烧管控专项行动,构建了“智能识别-实时推送-快速处置”的多跨场景应用,固化了每日通报考核机制,实现了700平方公里种植区内火情100%闭环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