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事业是民生大事。近年来,我市扎实做好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村卫生站健康检测作用,着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下,硬招、实招破解制约村卫生站服务能力建设的难点堵点,发挥好乡村医生“群众健康守门人”的重要作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服务。
强化培训 提升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位于乐昌市财联路的附城村卫生站,其诊疗环境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各个功能室更是一应俱全。此时,卫生站内传来一阵电话铃声,医生欧永德刚为数名在场患者提供完问诊服务后按下手机接听键,耐心地接听发热患者打过来的电话:“您家里还有退烧药吗?有的话就吃点,这两天的体温可能会比较高,并伴随身体酸痛,记得注意多喝水和多休息,有什么状况随时打电话过来。”
患者有需要,医生就会尽全力解决,这是欧永德以及其他医护人员接受采访时记者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连日来,他们除了每日坚持在岗,还以轮班等方式,想方设法及时回答家庭医生签约人员打来的咨询电话和发来的信息,更好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目前,乐昌市各个卫生站已基本做到应开尽开、应诊尽诊、应治尽治,并为家庭医生签约人员提供用药、健康指导服务,更好地满足村民看病就医需求及疫情防控需要。居民和居家治疗感染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居家治疗不见好转时,通过微信、电话或线下方式与家庭医生联系。
数据显示,乐昌市以103支家医团队240名乡村医生为依托与辖区各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点对点衔接,公示团队村卫生站家庭医生服务的电话,24小时为居民提供全天候的诊疗指导服务。如今,各镇政府、村公共卫生委员会与镇卫生院紧密沟通,目前每个村都普及了乡村医生。
为实现基层群众“看病在当地,小病不出村”的目标,乐昌通过广东省易方达教育基金会的“基层乡村医生培训项目”,对该市240余名乡村医生进行分批次集中线下学习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践技能培训,同时组织230名在村卫生站执业的执业(助理)医生到市二级医院进行为期5天脱产强化轮训。截至2022年9月,当地村医取得国家(乡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质33人。
乐昌市的相关举措只是我市推动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的缩影。为提高乡村医生培训力度,韶关市卫生健康局指导各地制定培训大纲,开展基层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中医药适宜技术等的培训,搭建易方达教育基金会资助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培训平台,随着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成效显现,乡村医生在当地群众中的认可度和依赖性逐渐提高。
“一村一站” 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南雄市雄州街道的河南村卫生站内设置有治疗室、康复室、诊室等,并增设电脑、椅子、血压计、消毒锅、氧气袋,各种器械配备齐全。医护人员正在为数名老人量体温、测血氧,并耐心对他们进行健康指导,服务周到细致。“如今的卫生站环境改善了,医疗设备逐步完善,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病。”正在做体检的村民说道。
医疗是民生之需,而村卫生站与老百姓的健康密不可分。如今,南雄共有卫生站242间,其中208间为公建民营卫生站,目前已实现“一村一站”建设。通过韶关学院医学院农村医学专业招收培养乡村医生,毕业后统筹分配到当地乡村卫生站的措施,有效解决当地“空白村”问题。在完善乡村医疗硬件设施的同时,乐昌还不断提升乡村医生诊疗水平,每年至少举办两次在岗乡村医生业务培训,并邀请医学专家对当地246名乡村医生进行授课。通过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村镇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为推进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在关键点实现突破的基础上,市卫生健康局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指导各地持续完善村卫生站基础设施,配合市医保局开发手机小程序医保报销系统,全面提升村卫生站服务能力和就医体验,吸引当地群众就近就医。
敢于碰硬 用心为民解决就医难题
在曲江区樟市镇芦溪山脚下,坐落着一座瑶族村寨——芦溪瑶族村,村里有150户约690人,基本都是瑶族村民,近年来由于大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的村民靠种田、上山采集草药为生。而村到最近镇卫生院步行要3个小时,驾驶摩托车也要半个小时才能到达,昔日的看病难一直困扰着村民。
自芦溪村建了一所卫生站,并配置1名乡村医生驻站后,不仅解决了村民看病难题,还解决了村民少跑路的问题。“如今有了卫生站方便多了,以前村民看病不方便,有时嫌麻烦小毛病都是能忍就忍,或者尽量自己解决。现在有什么头疼脑热村里就能看。”芦溪瑶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雄文介绍道。
一座卫生站,给瑶寨村民带来的远不止方便,随着芦溪山在驴友圈名气提升,近年来进山徒步游客增多,去年有一名进村游客食用黄蜂蛹时发生过敏反应。“半小时不到脸都肿得变形了,还好有村卫生站医生在,他交代用草药煮水,游客服用后很快就消肿了。”村妇女主任邵兰告诉记者。
卫生站建起来了,如何充分利用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更好满足周边村民的健康需求?为此,曲江区医共体总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药品统一采购并配送到各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站,保障基层用药需求,通过大力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让基层群众享有公平、便捷、普惠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当前,曲江区医共体内86个村卫生站全面开放发热患者诊疗服务,并提供用药、健康指导服务。对于有条件的村卫生站,开展适宜中医理疗技术推广,也赢得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
看病不用出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医疗服务就是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最有力的证明。但在2021年底,韶关全市有52个行政村因位置偏远、难以提供建设用地等诸多原因,没有新建村卫生站,成了农村医疗的“空白点”,而当地群众面临“看病远”的问题,成了我市农村医疗卫生的顽疾。为方便这部分群众就近就医,享受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市卫生健康局指导各地整合优化村级医疗卫生资源,通过利用相邻行政村卫生站、改造利用私人业务用房完成村卫生站设置,同时加强派驻、巡诊工作力度,选派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每周开展至少2次,每次至少半天的巡诊服务,提供上门诊疗和健康体检等服务,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当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捷医疗服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