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法部、民政部联合公布了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名单,大渡口区跳磴镇蜂窝坝村榜上有名。近日,记者走进蜂窝坝村,感受蜂窝坝村狠抓“蜂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推进“五治”融合。以党员为“蜜蜂”,以党员责任区为“蜂孔”,以党组织为“蜂巢”,为努力打造党建引领示范村、乡村振兴先进村、产业多元样板村、乡村治理模范村、统筹城乡先行村而不懈奋斗。
打造特色村社文化
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
走进蜂窝坝村,家家户户门前干净整洁,随处可见法律宣传标语,“小规约”撬动“大治理”,制定的村规民约,人人遵守。“法润蜂窝坝,民主好风尚”的法治宣传艺术小品、“法治雨润百花开,民主风起幸福来”的宣传喷绘、将民主法治理念与休息长廊巧妙结合的法治长廊……潜移默化地催人奋进,村民自觉破旧俗、树新风。
蜂窝坝村位于跳磴镇西南部,共有4个村民小组,195户435人。近年来,蜂窝坝村抓住党员这一关键,村里党员干部向一线,按照“一村一品牌、一社一类别、一户一特色”要求,开展“党员示范户”“星级文明户”“法律中心户”“遵纪守法户”评比,悬挂“我家有党员”“我家有代表”门牌,打造特色村社文化。
在提高村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能力方面,蜂窝坝村每名党员分包19名群众组成党员责任区,实施党群共建、和谐发展,帮扶带动村民围绕各产业共同生产、共同学习、共同收获、共同提高。组建村施工队,成立4个施工小组,指定安全员,签订安全保证书,实行劳动前10分钟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制度。以请进来、走出去、传帮带等方式,开展栽桑养蚕、酿酒种植、烹饪服务等技能培训,提高村民专业技能和风险防范意识。
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拓展宣传教育阵地
“我们以每年的普法工作为契机,拓展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创新教育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普法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奠定了基础。”蜂窝坝村相关负责人表示,蜂窝坝村设立法治大讲堂,利用“乡村夜话+”平台,每月组织派出所、司法所、执法队、律师等专家学者到村社讲课,对一些民事纠纷进行答疑解惑。同时,发挥莎姐工作室优势,组织乡贤调解邻里矛盾,建“枫桥式”村,做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走进蜂窝坝村的法治长廊,只见法治长廊中间镶嵌着“法治护巢,民主兴家”,长廊左右两侧则是法治的形象比喻,他们分别是“法平如水”“法正如天”“法润如雨”“法厚如地”,法治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法律的重要性和特点,并对其有一个通俗而不失内涵的解释,这能让村民和来往游客对法治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
为了使村民养成学法守法的好习惯,蜂窝坝村没少下功夫。除了大会宣讲、入户宣传、发放法治宣传单,蜂窝坝村道路两侧普法宣传栏上画有各种法治宣传漫画,内容涉及民法典等内容,使村民感受到浓厚的法治氛围。
实施乡村数字治理
让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
为了让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蜂窝坝村村委会制定了蜂窝坝村电子地图,实施乡村数字治理。借助公示栏公示村级各项事务,修路、垃圾桶摆放、低保户评定等都会及时公示。村民们一有空就来公示栏看看,了解村里的大事小情,有意见就向村委会反映,反映的意见在一定期限内都会得到解决和反馈。
“过去,谁家有矛盾,就找村里的老人,很多时候是碍于情面表面上和解。现在村里有专业的调解员,他们讲法律、讲村规民约、讲道理,让我们双方都能够心服口服。”蜂窝坝村村民说。
“现在的蜂窝坝村,有计划有步骤依次设计产业爆点,试点运行民宿、蜂窝叠石火锅、山地摩托等项目,逐渐加压扩展圈林养鸡、露营柴火灶、沙滩摩托卡丁车等业态,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村民适应能力和保障能力,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蜂窝坝村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村里实行参加集体劳动和产业工作的村民每天中午在村集体食堂免费就餐制度,建立耕地股保底分红和户籍股二次分红方案,强化股权管理。以人均100元发放鸡票制度代替村民乱搭乱建散养家禽的做法。在各社周围统一打造人均1分亩的标准化菜园,在进行高标准农田统一经营管理的同时能让村民吃到自己种植的蔬菜。实行每户对村集体经济“收钱吧”绑定功能,严格每季度村集体经济账目公示制度。
沐浴着民主法治的阳光,如今,大家生活在蜂窝坝村,看到风景美、产业旺,心里也安心,都相信未来的日子会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