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把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改进监督方式、创新工作方法,着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托育服务、外贸发展等4篇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黄梅戏立法、“调研+服务”等经验做法得到人民日报、安徽日报、学习强国、江淮法治等媒体点赞推广。
将托育服务体系专题调研与“托幼一体化”民生实事、“安心托幼”暖民心行动督查结合起来,持续推动,成效显著,全市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占比全省率先、提前3年完成省定目标,全市托位数达到13711个,千人口托位数3.29个、比全省平均水平多0.39个。
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社会关切的教育负担重问题,将“双减”政策落实情况作为今年的重点监督议题,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双减”政策落地生根。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组织开展新《职业教育法》宣传推广工作,推动市委“工业立市、人才强市”决策部署落地,助力全市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紧盯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开展监督,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围绕民族村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开展专题调研,紧紧抓住制约民族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跟踪监督,全市民族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少数民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全方位全链条督办“社区养老”民生实事,守护人民群众的幸福晚年。安庆入选2022年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城市名单。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典型案例,受到省政府督查激励。
调研督办残疾人教育及康复托养工作,督促政府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和闲置场地,确保残疾人“有地托养、有人照管”。
为保护和传承黄梅戏艺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2018年开始,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牵头组织黄梅戏立法调研、论证、起草等工作。历时3年、十易其稿,今年6月1日,《安庆市黄梅戏保护传承条例》正式施行。
督办“关于加大我市传统文化保护力度,提升文化艺术影响力的建议”等文化类人大代表建议5件,督促市县两级政府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着力加大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力度,提升文化艺术影响力。
深入贯彻市委“双招双引”和“内搭平台、外联老乡”工作部署,开展“点穴式”靶向服务,为更多重大项目在宜布局、更多重大改革在宜试点、更多安庆籍企业家回宜创业,营造良好环境。目前,安庆籍院士程京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安庆市精准医学中心及联合实验室,已在安庆市立医院怀宁院区挂牌并建设运营。依托安庆师范大学菱湖校区建设安庆院士中心已完成建设草案编制。北化安庆研究院在国内率先实现金属基离子液脱硫工业化示范运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以“科创安徽”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全面系统分析我市汽车产业发展状况,检视问题、提出对策,汽车及零部件千亿产业发展不断提速。
深入查找外贸发展和综合保税区建设中的短板,持续推动全市外贸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7年来首次跻身全省第六位,增速连续4个月位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