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景中走,景在心中留。
步入苏皖交界处的湖泊塘公园,微风吹拂,水波荡漾,不时有小鸟掠过水面,飞入哗哗作响的生态林。公园内,市民三三两两在林荫道、湖畔边休闲散步。
水变清了、景变美了……附近居民李萍连连称赞:“近年来,这里的环境大变样,附近小区居民都愿意来这里游玩、散步!”
为提升湖泊塘水系环境,2018年以来,慈湖高新区投资近1200万元对湖泊塘公园进行覆绿、提升、改造,总绿化面积约200亩。
绿色打底,颜值提升。慈湖高新区积极构建以“一湖”(湖泊塘水系生态修复和治理)、“一线”(天门大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两山”(西山、团旗山生态修复和提升)、“两镇”(智慧小镇、健康小镇生态保护和治理)为重点的苏皖省界绿色生态长廊,让一体化发展的底色更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这为我们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方向指引。”慈湖高新区社会事务部副部长冯凌介绍,高新区坚持生态优先,建立完善生态环保联合执法机制,打造苏皖省界绿色生态长廊、绿色屏障,努力实现生态环保一体化。
“绿”色的生态不断变优,“金”色的产业也在不断变强。
“皓元医药安徽马鞍山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5号生产车间已经试生产。”12月1日,安徽皓元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杰高兴地表示,除5号生产车间外,其余生产车间建设有序推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计划实现年产值近10亿元,带动当地近500人就业。”
“公司选择落户慈湖高新区,与马鞍山市全方位贴心服务息息相关。”董杰表示,为帮扶企业加快发展,慈湖高新区持之以恒优服务,尤其在保障企业原材料供应稳定以及用工方面,给予了很大帮助,让企业很有归属感,这也坚定了企业在马鞍山扎根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皓元医药在慈湖高新区另建有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引入上下游相关联企业9家,大家齐心协力把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打好招商引资牌,引来更多“金凤凰”。“我们通过以商招商、驻点招商以及举办招商推介会等形式,及时捕捉长三角等地区企业投资意向,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慈湖高新区招商局招商办专员江晓鹏介绍。
今年1-9月,慈湖高新区累计新签约项目43个,其中签约长三角地区项目33个,总投资额达216.4亿元,蓄积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势能。
生态利民,发展惠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慈湖高新区界牌枢纽公交车站的建成市民期盼已久。整个场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工,柏油路面上划好了停车区域,周边绿化也基本栽植完毕。
“目前,界牌枢纽公交车站项目已建设完毕,共设置公交车停车位40个,12月底将交付市公交集团。宁马两市公交都接入该场站后,两地居民可在此同站换乘。”慈湖高新区规划建设局工作人员刘杨介绍。
出门说走就走,在“家”跨省办事。慈湖高新区与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经过协商梳理,筛选出首批《慈湖高新区——江宁街道政务中心跨省通办事项清单》,通过设置“跨省通办”专窗,申请人不再受地域限制,实现“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们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发展成效上。”慈湖高新区征迁局副局长邢海国表示,高新区将全力做好宁马城际、宁马高速“四改八”等宁马融合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征迁及后续工作,努力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让市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近年来,慈湖高新区凭借“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先机优势,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成效明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在思想观念上与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地区主动对标,坚持高位推动,拉好融入框架;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要紧牵发展“牛鼻子”,着力招大引强,推动产业不断向集群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打造承接平台,充分利用南京及长三角地区高校众多的优势,扎实推动与大院大所的产学研用合作,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双创人才的集聚,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让一体化发展的动能更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