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宁波 > 文字新闻
浙江创新能力实现15年来首次争先进位
发布时间:2022-12-21  来源:浙江日报  发布开发区: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下称《报告》)日前发布,浙江省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跃居全国第4位,实现15年来首次争先进位。《报告》显示,浙江省的知识创造指标上升2名,目前位列全国第3位;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指标保持稳定,排名分别为全国第3位、第4位和第4位。

  超常规投入,体系化布局,全方位改革。近年来,浙江在“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建设中成绩亮眼,形成了抓创新促发展的浓厚氛围,打造了一片科技创新的沃土。

  沃土之上,风起云涌。超常规布局的高能级科创平台、不断涌现的标志性科技成果、快速增长的创新型企业、愈发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为这次来之不易的进位注入动力,让这个“全国第四”实至名归。

  布局

  今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全球前100个科技集群中,杭州排名首次进入前20,位居第14位,超过了伦敦、洛杉矶等城市。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这座创新城市的主动脉,也是浙江创新型省份与科技强省建设的主引擎。全省60%的国家科技奖和省科技奖一等奖、7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80%的国家“杰青”“优青”人才都在此汇聚,为科技创新积蓄源源不断的养分。

  以科创走廊为支撑、实验室为主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为重要支点,浙江高能级科创平台体系的布局已经明晰,“十联动”创新生态活力充沛。

  10家省实验室,覆盖三大科创高地的战略性、基础性研究领域,基本完成“战略拼图”。“国字号”创新平台也频添利器,之江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1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相继获批。它们,是源头知识创新的重大科研载体、“国之重器”的孕育和诞生地。

  6家首批省技术创新中心,布局智能工厂、智能汽车、高端化学品、现代纺织、集成电路、智能感知等技术领域,未来三年还将扩充至10到15家。它们,寄托着浙江对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提升双联动的期望。

  两个国家大科学装置——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落地浙江。一个服务于地质工程、新材料制备,另一个瞄准深空深海探测需求。它们,让未知世界近在咫尺,让高难度研究课题的开展、战略性科技难题的突破成为可能。

  一条走廊、一众平台、两大装置,布局的“大手笔”,传递出浙江科技创新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魄力和决心。

  造峰

  《报告》的指标体系,重点考察了一个省域的研究开发投入及专利产出等成果。

  数据显示,2021年,浙江省的研发经费支出达2157.69亿元,十年间增长了足足2倍。研发投入强度,即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达2.94%,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今年,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更是提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目标——到2027年,我省研发投入强度要达到3.4%。

  不遗余力的投入,换来不断涌现的重大原创成果。

  在三大科创高地、15大战略领域建设中,全省各大实验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流科研院所、重点新型研发机构接连交出令人瞩目的答卷——之江实验室联合浙江大学研制出我国首台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类脑芯片的类脑计算机,同时也是全球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西湖实验室首次解析新型冠状病毒细胞表面受体ACE2的全长三维结构,为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此外,在数字安防、工业互联网、高端磁性材料等领域,浙江也实现了技术水平领跑全国。

  高原造峰,背后是无数科技人才的奋力攀登。

  从引才、育才,到用才、留才,浙江在人才工作上做足文章。深挖全球人才蓄水池,实施“鲲鹏行动”等国家和省级人才工程,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进提速。壮大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青年科技人才生力军、人才队伍基本盘,完善人才全供应链。同时不断创新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放权赋能力度持续加大。

  聚天下英才共建浙江、发展浙江的生动局面已然形成——目前,我省已累计培育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93个,全省研发人员数五年增长超50%。近两年,全省的11个设区市全部实现人才净流入。

  联动

  科技创新一张卷,企业既是出题人、答题人,也是必不可少的阅卷人。

  眼下,浙江各地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百花齐放,构成了一股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也为重大项目的落地、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看数量,在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的深入实施下,2021年,浙江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6万家,十年间增长了5倍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从0.56万家增长到8.66万家,增长更是高达约15倍,具备强大核心技术能力、创新集成能力的科技领军企业累计达到62家。

  拼实力,“5个百分之八九十”的格局说明了企业在我省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当前,企业的研发投入、科技人员、研发机构、承担科技项目、授权专利均占据全省总量的80%至90%。

  《报告》同样显示,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经费内部支出额中来自企业的资金增长达到62.52%,在全国各省份中的排名提高了4位。产学研合作的良好生态可见一斑。

  最后,看生态。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在浙江大地上形成了一个个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高新产业集群,它们汇聚了大量创新要素,让创新主体间的互通与合作成为常态。

  杭州高新区着力打造智能物联、智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产业生态,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和智能制造产业高地;宁波高新区集聚一批重点研发机构、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促进新材料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温州高新区聚焦激光与光电、先进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湖州莫干山高新区从零起步培育地理信息产业,已成为全国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

  “全国第四”是全新的起点。接下来,我省还将继续重塑省域创新体系,提升创新整体效能,期待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制胜未来。

上一条:叶露中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暨市委深改委会议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