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武清区 > 文字新闻
武清抓好粮食生产,牢牢端稳武清人的“饭碗”
发布时间:2022-12-21  来源:美丽武清  发布开发区: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

  近年来,武清区立足武清农业大区优势,牢记“国之大者”,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和使命担当,全力以赴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一、抓好粮食生产,实现增产增收

  武清区全面落实党政同责,盯紧盯住粮食生产任务,把责任压实到26个涉农镇街,把面积分解到地块,把地块落实到田到户,认真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调动种粮农户积极性,全力以赴抢抓农时,及时指导农户利用耕地优先安排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2021年全区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12.15万亩,粮食总产量50.13万吨。2022年已完成小麦播种面积43.8万亩,产量19.4万吨,分别比2021年增长3.79%、3.19%。玉米、大豆、水稻等秋粮播种面积达69.2万亩,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13万亩,比2021年增长0.75%。实现了粮食播种扩面积和产量持续稳定增收。

  为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武清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落实农机购置补贴,2022年投资1093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886台(套),受益农民600余户,有效促进了农机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主要农作物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确保粮食作物及时播种,及时收获颗粒归仓。在此基础上,武清大力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按照“党建引领+农户自愿+企业经营”原则,采取“农业生产资料+农机+技术+服务”模式,建立“补贴+固定收益+盈余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2022年完成小麦生产托管服务8.1万亩,正推进7.57万亩玉米生产托管服务,服务受益农户1.6万余户,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互利共赢。

  二、做实要素支撑,保障稳产增收

  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举措,武清区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021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88万亩,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05万余亩。武清采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银行贷款”方式,按亩投入3000-4000元的建设标准,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11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5.3万亩;投资近4亿元,实施了武清区农田水利改造提升及特色农业项目,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5.3万亩。通过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提升,达到了涝能排、旱能浇和培肥地力的目的,为全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外,武清大力引进推广优质品种,与京津两地多家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小种小试,示范推广,每年引进粮食新品种数百个。2021年引进粮食新品种498个,其中济麦22、津引159等小麦优质品种,郑单958、东单1331等玉米优质品种,都成为全区粮食生产的“当家”品种,既促进了粮食增产,又带动了农民增收。

  三、提升生产能力,确保保障供给

  作为京津“菜篮子”,近年来,武清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坚决扛起服务保障京津农副产品供给的重要责任。2021年武清建设施农业5.65万亩,占到全市新建设施农业的三分之一,南蔡村天民田园、大良田水铺萝卜种植基地等设施农业园区成为全市设施农业的典范。在2021年建成1.9万立方米小型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基础上,2022年继续建设11个1.1万立方米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推进设施农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作为“京津鲜奶源”重要生产区,武清大力发展畜牧业,协调发展奶牛产业,稳定生猪产能。2021年全区生猪存栏24余万头,出栏28余万头。此外,武清积极推进稻渔综合种养,2021年以来,建设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6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3.6万亩,产量3万吨以上,有效保障了京津冀地区肉、蛋、奶、禽等重要农产品的市场供应。

  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委将继续督促治理撂荒地,保护耕地种植,持续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升粮食生产水平,促进粮食产业优高发展,确保粮食供给,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标准化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赋能,在构建“3+1+1”工作体系、建设京津明珠、幸福武清工作中展现新作为。

上一条:县烟草局:“三聚焦”扎实做好年末市场监管工作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