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北省最年轻的设区市,过去十年,衡水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703.1亿元,年均增长6.9%;县域特色产业焕发出澎湃活力,营业收入达1845亿元;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一村一品”产业兴旺;石济客专开通运营,进入高铁时代;文化艺术中心、奥体中心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月28日-29日,中共河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召开,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北场景。新时代、新征程,衡水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的部署,加快全面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四个闯出一条新路”的前进步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的衡水篇章。
全面深化改革闯新路:构建“三最”营商环境
近日,在万洋衡水制药有限公司一期项目现场,看着1500吨原料药的工厂即将投入运行,公司副总经理赵瑞芬很感慨:“得益于‘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我们仅10多天就办好了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2019年起,衡水市在省级以上园区试行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承诺制”制度改革,采用一块“标准地”,一次性告知、一次性承诺、一次性办结的方式,全面容缺、并联审批,且由政府工作人员为企业跑办各项手续,实现落地项目尽快建设、投产。
作为河北省唯一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市,近年来,衡水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在全国率先实行“一照通”,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局全覆盖,开创了“一个窗口管受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纸清单管流程、一张网络管效率”的新时代。
“按照衡水市‘四个闯出一条新路’的总体部署,我们将努力构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最低、时限最短’的‘三最’营商环境,打通发展的堵点、民生的痛点,在全面深化改革上闯出一条新路。”衡水市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长淼说。
据了解,下一步,衡水市将在“放管服”、项目推进机制、开发区体制机制、民生领域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到今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革攻坚任务,每个牵头部门要至少打造1项、每个县(市、区)至少打造3项改革亮点。
县域经济发展闯新路:建设全国特色产业名城
卡塔尔世界杯激战正酣,但鲜少人知道,主场馆卢塞尔体育场的顶棚装饰就来自于衡水。“我们6月下旬接到订单,需定制一款冲孔装饰丝网产品,用于球场顶棚三分之一的区域,产品包括200多种规格、4100多块板材。”衡水安平县汇金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薛东辉介绍,因产品规格多样,每张网的网孔大小不一,技术人员据此编制了一套复杂的数控程序,进行了上百次样品冲孔实验,最终20天内完成了交货。
作为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之一,安平丝网产业在科技创新“加持”下加快向高端迈进:安平县鑫河金属丝网有限公司的不锈钢线材,已成功拉拔到0.036毫米,达到国内最细纪录。河北联达过滤器材有限公司研发的过滤网等高科技产品,不仅打破国外垄断,还实现了高端过滤元件国产化。
安平丝网产业的转型升级,是衡水县域经济发展的缩影。近年来,依靠科学技术、政策措施等方面的融合创新,衡水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例如,衡水市的果蔬产业是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正在向打造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和京津冀优质果蔬供应基地迈进,培育出了深州黄韭、冀州天鹰椒等一大批特色果蔬生产基地和农业领军企业品牌。据统计,前三季度,全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756.25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闯新路行动方案》,衡水未来将聚焦区域创新能力、企业竞争力、特色产业综合实力三大新突破,实施项目建设、转型升级、强链补链、企业培育、开发区能级提升五大行动,着力建设全国特色产业名城。
统筹城乡发展闯新路:打造187个美丽乡村
进村的水泥路宽敞平坦、村道两侧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伴着鸟鸣声声,一幅“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美丽乡村画卷,在衡水市阜城县崔庙镇东高城村缓缓铺开。“以前这里是一处废弃养猪厂,夏天臭气熏天,村民避之不及。”东高城村村民刘树生指着村边的喷泉游园介绍,村里修建了多处广场,因为夜景漂亮,还成了游客的打卡地。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衡水市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农村村容村貌变化巨大。2022年,围绕高速高铁国省干道沿线、大运河沿线、衡水湖旅游景区周边等重点区域,打造美丽乡村187个,目前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除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衡水着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精品小镇。如武强县周窝镇,着力于周窝村乐器产业和民居特色的挖掘和提升,打造了以“音乐”为主题高品位的特色小镇,现有乐器生产及配套加工企业19家,其中龙头企业金音集团西管乐器产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二。周窝音乐小镇也先后获得“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全国最美村镇”“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多项荣誉。
“衡水地势平坦,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衡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衡水将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加快生态宜居美丽湖城内涵式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闯出一条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共融共生、一体发展的城乡发展新路,建设北方平原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
生态环境保护闯新路:探路生态治理现代化
衡水,因水而生、由水得名,有着“一湖九河”的水系格局。举目远眺,母亲河滏阳河贯穿市区,河畔形成城市带状公园,一湾清水绕城,十里长廊如画。与滏阳河遥遥相望的衡水湖,是华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衡水湖畔的新地标园博园绿意盎然。衡水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近日,衡水市新鲜出炉了一份绿色“成绩单”:今年1-10月,衡水市PM2.5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比下降5.1%;衡水市和枣强、武邑、深州、饶阳、故城、阜城6个县市获得“河北省森林城市”称号;深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同比回升幅度连续12个月居全省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居全国第一。
记者从衡水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近年来,衡水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国率先开展化工行业VOCs排查整治;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以环境污染治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在科技赋能下,衡水构建起“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的非现场监管模式,推进生态环境指挥中心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系统22个平台系统全面整合,筑起覆盖全市的生态环境智慧监管物联网,探路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
衡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衡水市将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目标,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闯出一条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