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产业园区是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产业园区该如何发力,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
在10月26日召开的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工作现场会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畅所欲言,从园区规划、产业定位、配套设施、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工作思路和措施,把握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坚定发展实体经济。
科学系统规划
引领产业发展
作为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平台、主引擎,河源国家高新区在规划建设、特色产业、服务企业等方面均有较好经验。在规划引领上,河源国家高新区注重空间规划、产业规划、配套设施规划,初步形成了“六区一带一网”发展格局,统筹规划设置生产区、生活区、商务区、休闲区等功能区。“园区从2003年第一版规划到现在,几乎没有改变过,可以说是一张蓝图绘到底。”河源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园区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当前,和平县正按照“因地制宜、梯度开发、注重环保、城园互动”的开发思路,扎实推进产业、园区、城市之间的空间整合及功能融合。接下来,和平县将加快编制完善《和平县产城融合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以园促城、以城带产。
“要紧盯规划建设,明晰园区定位。”连平县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县将结合产业园区现状,高水平做好园区规划,明确园区发展定位,提升园区能级水平。
“预计到‘十四五’末,整个园区可实现扩园4平方公里,建成区将达到15平方公里。”东源县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该县正以用地需求为导向,拓展空间激发“乘数效应”,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目前,该县正在开发建设的项目有新材料产业园、产业园区三期等,同时谋划徐洞发展区、中央活力区的规划建设。
抢抓机遇突破
稳盘竞进启航
“对接大湾区、尊重企业、提升服务、优化环境”是龙川县初步提出的园区发展思路。赣深高铁开通后,龙川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生活圈。龙川县主要负责人表示,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释放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近期关于支持老区苏区、省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等政策红利文件相继出台,叠加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趋势,龙川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龙川将利用要素资源较为丰富这一优势,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3年时间成功开辟紫城工业园和蓝塘产业新城两大工业平台——园区建设“紫金速度”历历在目。在产业园区发展上,紫金县有关负责人提出,接下来,该县将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扩园2.5平方公里,推动紫城工业园二期、蓝塘产业新城首期加快建成,全力打造紫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蓝塘新材料、新“智”造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发力主战场
做强主支撑
“将园区打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截至目前,江东新区产业转移工业园签约工业项目36个,投资总额268亿元;在建工业项目14个,投资总额71.2亿元。江东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区产业园将抢抓省、市政策机遇,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配件和医疗健康等五大产业,进一步强化特色产业链招商,着力打造特色主导产业集群。
源城区工业发展也呈现良好态势。当前,深圳大鹏(河源源城)产业转移工业园累计投入资金约48亿元,开发面积约8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68家,合同投资总额达408.64亿元。接下来,源城区将力争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电子信息、水经济、先进材料三大产业全年产值分别超100亿元、5000万元、28亿元。
目前,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已初步形成以高山茶油为代表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以油茶种植和生猪养殖为代表的立体生态种养业、以农产品物流园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服务业等三大主导产业,正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灯塔盆地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力争年底前新增签约项目1—3个、储备项目18个以上;全力支持广东美林农业有限公司增资扩产,协助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建设,做大做强园区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