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浆、点卤、定型、油炸……近日,在松阳县大东坝镇蔡宅村豆腐工坊,主理人项军手把手教游客体验制作泡豆腐。管理了近四年工坊,做盐卤豆腐和泡豆腐的步骤,卤水与豆浆的比例,项军已经熟稔于心。
蔡宅村是一个有着200余年历史的传统村落。当地的石仓豆腐和泡豆腐在县内外小有名气。尽管家家户户会做,但量少零散,仅靠村民提篮小卖很难实现致富。
2018年,一个阶梯式的大型豆腐工坊坐落在了村口河边的斜坡上。五个生产区域功能明确:准备区、浸泡磨浆区、煮浆定型区、炸制摊凉区、包装储藏区。
在当地“红色小港共富村”党建联建的引领下,工坊采用“政府引导+企业投资+村民入股+合作社参建”的模式运营,政府出资建设,村集体提供场地,强村公司和合作社入股。1200多平方米的生产面积实现了规模化量产。量跑起来了,村民纷纷入股合作社,10位村民第一时间报名参与。
项军和强村公司负责管理和销路。为了泡豆腐品质稳定,工坊统一订购优质大豆油,以及能精确设定温度的电炉灶,实行原材料购买、泡豆腐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的“一坊式”运作。“成品要是不过关,合作社拒绝收购,村民得自己带回家处理。”项军介绍。
严苛的要求确保了出品稳定,石仓泡豆腐品牌进一步打响。泡豆腐市场零售单价从每斤8元涨到了18元,2019年春节前后两个月时间,豆腐工坊就卖出了4.5万斤泡豆腐,销售额超过80万元。
但新的问题来了,豆腐天热便不易存放,进入夏季后豆腐工坊就只能歇业。如何突破季节性的限制?当地通过强村公司和丽水一家电商公司合作成立了松阳乡趣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将乡村资源和城市需求进行市场化对接。
蔡宅村的泡豆腐,搭上了电商和旅游的快车。以“探寻一颗大豆的奇妙旅程”为核心主线的亲子游、研学游成了热门,打卡最美工坊、大豆奇妙课堂、豆腐西施变形记、 舌尖上的豆腐宴等体验内容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豆腐研学线路开发后,村民曹慧华变得非常忙碌。作为工坊的固定员工,她不仅要带游客体验做豆腐,还要负责安排豆腐宴,“我们的豆腐宴主菜是用新鲜制作的豆腐烧的,还有土猪肉、农家菜等,收入工坊和村民一起分,村集体和村民都能赚钱。”
豆腐工坊不仅为蔡宅村带来了每年5万元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带动了大东坝镇石仓片区600多位村民“家门口”就业,帮扶64户低收入户人均增收1.2万元。当地大豆种植面积从零星分散的50亩扩大到集中连片的750亩。“以前最热闹的是村口麻将桌,现在村里看不到闲人,大家不是在田里忙,就是在工坊干活。”蔡宅村党支部书记李华说。
如今,每年来豆腐工坊旅游、研学的游客达1万多人次,豆腐工坊带动大东坝镇豆腐全产业链增值2000多万元,“小豆腐”托起了共富“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