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闵行曾有上海之名——“上海县”,地理位置则稳居“上海中心”,还拥有“上海之本”——马桥文化。
逛一逛老街、钻一钻弄堂,都是充满闵行旧日记忆的美好……
近日,闵行区推出的艺术长卷《上海之本未来之城》新鲜出炉,水墨画般的风格,以电子动态的方式,生动再现马桥文化至今“闵行”历史的市井繁华和诸多经典片段,堪称闵行版的“清明上河图”。戳视频解锁精彩画卷~
黄道婆手摇纺纱织布机技术娴熟,叶宗行站在滔滔江水前若有所思,召稼楼高耸稻田,香樟树风中摇曳,一号路车水马龙,马桥手狮舞动得欢快,老街汤圆仿佛香气四溢,“零号湾”创新不断,高新区策马扬鞭,越来越多的高楼鳞次栉比,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文化地标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精选几张图,一起看看画卷背后的故事吧~
马桥文化中多元文化掺杂的现象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也是第一个以上海考古遗址发现来命名的考古学文化。这里有来自中原的青铜文化、山东的岳石文化、本地良渚文化和闽北浙南地区的肩头弄文化,组成了一个众多谱系脉络的文化结构。
七宝古镇位于上海西南的蒲汇塘与横沥港的交界处,初见于后汉,形成于北宋。这里有江南最典型的小桥流水,你坐在茶坊中,伴着幽香,享受曼妙旧时光;这里有繁华的商业区与创意园区,时尚年轻的氛围让人不由地轻快起来。这里是距离上海市区最近的千年古镇。
蒲汇塘桥位于七宝老街,明正德十三年(1518),七宝里人徐寿、张勋集资始建,为三孔石拱桥,跨蒲汇塘而得名。主体花岗石质,呈南北走向,全长31.05米,桥面南边石阶22级、北边石阶23级;两侧桥额分刻阳文楷书桥名“蒲匯塘橋”。
召稼楼古镇是上海最早垦荒种地的地区,召稼楼文化是上海农耕文化的起源。元代初期形成村落,兴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召稼楼也是汇流黄浦江、吴淞江的明代水利家叶宗行的故里。当地于元大德年间形成村落,兴起于明嘉靖、万历年间。明代工部右侍郞谈伦为激励父老不误农时,勤耕细作,多产丰收,特意命长子谈田在朋寿园东首建造了一座钟楼。
从此,每日清晨鸣钟不止,逢天气有变时即鸣钟告示。钟楼题名召稼楼,以示重农礼耕。这一带就此人勤田丰,赢得四乡好评,因此人们将这里呼作“召稼楼”。
香樟街位于老闵行的主干道江川路上,60年来,无论风吹,日晒,雨淋,雪飘,这里的香樟树始终以其繁茂的枝叶守护着闵行人的家园。当年闵行卫星城开发建设时,这条香樟路曾是上海第一个新颖的住宅区一条街。
相传,工人们只用了短短78天就修筑了当时上海最宽敞的林荫大道,很多当年的电影取材就曾来过这里。香樟路的两旁曾坐落着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重型机器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等大型重工业万人大厂,见证着闵行工业的发展与辉煌。
锦江乐园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游乐园,建成于1985年,分“陆上世界”和“水上世界”,40项游乐项目。有环园列车、双层旋转木马、飓风飞椅、单轨脚踏车、碰碰车、云霄飞车、波浪翻滚等。
《上海之本未来之城》由著名插画师团队乌合麒麟联合聚变工作室FusionEra策划创作,即日起至10月底在上海海派艺术馆展出。除了去看展,也可以去视频中的景点实地去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