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辽河油田通过‘松绑’赋能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同时推出了23条实实在在的创新政策,这是辽河油田为激励科研人员打出的创新组合拳,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国庆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辽河油田科技部主任周大胜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已开发52年的老油田,中国石油集团辽河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辽河油田)在体制机制上大胆突破,今年9月,新出台23条科技改革举措,并配套制定4项相关制度,全面激发创新潜能,为辽河油田高质量发展赋新能。
在23条科技改革举措中,辽河油田首次设立了科技项目基础奖,以激励承担重点科研项目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前瞻性基础研究项目的主要科研贡献者。同时,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创效奖励机制,由生产经营单位提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需求,在油田公司层面成立成果转化团队,举全油田之力解决生产经营重大难题,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一定额度时将给予奖励并不设上限。此外,辽河油田还将科技人才奖由1项增加到4项,新增了青年科技奖、技能人才奖和创新团队奖,让更多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名利双收”。
打破制度藩篱,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据介绍,辽河油田加大科研管理简政放权力度,将科技项目经费预算除总额、外协经费限制外,其他科目的预算调整权限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同时,将科研物资采购程序简化,一定额度内的设备、软件、耗材等科研物资,经审核,项目承担单位可按自行采购程序采购,并简化科技项目外协程序,让科技人才将更多时间精力用于科研活动。在松绑减负的同时,还赋予了领军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度权等自主权。
据了解,为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辽河油田成立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科学技术委员会,明确发挥其技术把关、顶层设计、精准立项、集中力量办大事“四大作用”,进一步强化科技项目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
“优化科技项目分级分类管理,推进完全项目制,探索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项目组织模式,并采取‘门禁式管理’,即未通过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审议的项目不予列入公司科技项目计划,未通过开题论证的项目不予下达公司科技项目经费拨款计划。”周大胜介绍,这些举措进一步完善了研发体系建设,强化了科研机构的科研属性,加大了科技贡献考核与辽河油田整体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挂钩力度。
另悉,辽河油田即将下发《辽河油田公司科研诚信管理暂行规定》,明确7不准科研行为和6项惩戒措施,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