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目标要求,系统打造集政策推送、服务、兑现于一体的“龙财通”惠企政策平台,全面整合惠企助企服务资源,构建起“大集成、快兑现”惠企服务闭环。1-5月,实现企业减负3.1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0.1%;截至6月底,通过“龙财通”累计拨付惠企资金2.03亿元。
一、精细化梳理,实现政策“一图集成”
一是政策全量归集。按照“一产一策”原则,上线助企纾困政策“一码通”,以表格化、图片化形式展示政策奖补对象、方式等信息,全面提高政策透明度。同时,做好上级新政承接,修改完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若干政策》等18个政策文件,新增“未来工厂”“专精特新”等新政23项,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
二是因产制定政策。立足本地竹木加工、汽车空调、青瓷宝剑等特色产业,组建惠企政策学习专班,赴温州瑞安、湖州安吉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制定推进竹木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等地方性惠企政策15条。开展“问计于企”专题大讨论,组织经商等14个单位驻企驻点进行可行性论证,实现政策精准化供给。如针对竹木加工产业低小散实际,将政策享受门槛从当年设备投资额100万元下调至30万元。
三是分级分类激励。制定《龙泉市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意见2.0版》,通过亩产赋分的方式,将企业动态分类定为A、B、C、D四个档次,实行税收、用地等九大生产要素差异化配置管理,正面激励企业发展。如在差别化税收中,分类分档差别化落实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A、B两类企业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分别减免100%、80%,C、D两类企业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不予优惠。
二、精准化匹配,实现兑付“一键直达”
一是政策“智能化”推送。归集工商、税收等6家单位信息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政策数学建模等手段,从企业科研能力、产能规模、信用风险等维度智能分析政策需求,形成企业政策“画像”。打造政策仿真推演评估系统,根据企业政策“画像”,自动比对政策条件、奖补规则等数据,形成政策需求清单智能推送,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目前,累计描绘520家企业画像,智能推送1549条政策信息。
二是兑付“一键式”直达。全链路贯通经商、医保等10家单位惠企政策申报入口,企业通过“龙财通”应用一键申报扶持项目,随时查询审批进度和资金兑付进度。同时,对每个审核流程进行时限控制、超时提醒,办理环节、提交材料、办理时限压减70%以上。如在生态工业扶持政策申报上,通过“龙财通”系统,申报到资金拨付时间从原有的6个月压缩到20天。
三是申报“全流程”管理。建立“诉求收集、政策制定、服务落地、评价反馈”全流程闭环运行机制,通过数字驾驶舱、全维度分析等方式,全面掌握项目申报各环节以及资金使用情况。上线“十维查重”功能,从发票、项目地址等十方面自动匹配查重,推送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实现资金绩效、风险预警“一屏全掌控”。今年以来,“龙财通”应用累计预警19起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问题。
三、精益化供给,实现服务“一网统揽”
一是实行高效审批服务。推出涉企投资项目“代办”服务,由第三方公司提供开办、项目竣工验收等代办服务。建立涉企免评估事项清单,通过一评多用、多评合一等方式,缩减25%涉企鉴定评估事项。如在涉企水影响评价改革中,将涉河审批、取水许可、水土保持等3项评估“多评合一”,减少企业30%评估成本,审批时限从85个工作日压缩到7个工作日以下。
二是实行暖心助企服务。开展“千名干部驻千企”专项行动,通过“专员驻企+专班助企”的服务模式驻点328家重点企业,依托“龙财通”应用收集企业需求,“一企一策”分类制定服务方案。建立24小时“专线咨询+驻点接车”制度,简化货运物流车辆通行管理,切实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三是实行便捷税务服务。常态化开展“税务体验师”活动,邀请纳税人通过沉浸式交税、交互式退税等方式,零距离体验“非接触式”办税、政策宣传辅导等服务,以办事人的角度完善减税降费工作。加强税、银、企三方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以税测额、以信放贷”,把优质纳税信用作为破解企业融资难的“金钥匙”。上半年,累计办理出口退税超1.1亿元,为企业提供贷款2.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