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河北雄安站站前广场上,雄壮的国歌声响起,现场观众全体起立合唱,共享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满怀着自信与自豪。
9月15日晚,随着第十七届文华奖、第十九届群星奖获奖作品揭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雄安新区闭幕。作为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半个月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京津冀三地绽放夺目光彩,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氛围。
舒缓的音乐声中,表演者走向舞台。《一起向未来》《只此青绿》《沂蒙山》《刘三姐》《醉人的川剧》……一部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文华奖、群星奖获奖作品精彩上演,带领全场观众见证中国文艺的新作为、新气象、新高度。
“我们40名演职人员中,最大的59岁,最小的19岁。她们平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广场舞排练。大家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让人感动。”北京市文化馆馆长王维波说:“本届群星奖首次将深受群众喜爱的合唱、广场舞纳入群星奖评奖范围,对我们是一种极大的肯定和鼓励。《一起向未来》艺术性强,面向大众弘扬正能量。北京文脉底蕴深厚、文化资源集聚、群文作品荟萃,我们将通过培训班和广场舞教材等方式,让广场舞惠及更多群众。”
在古琴的伴奏下,盘着高耸发髻、身着青绿衣裙的女子翩翩起舞,将《千里江山图》以流动而富有生命力的姿态“展卷”在舞台之上。本届文华大奖获奖剧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诗剧”为体裁,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为纲目。现场观众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感受跨界创新带来的艺术盛宴。
“以文艺的方式向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致敬,是我们演绎者和创作者的初心。这部舞剧的感染力来自我们血脉中深深流淌着的文化自信和尊严,今后,我会继续站好文艺传播者的这班岗,传承好文艺精神。”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舞蹈演员、“青绿”扮演者孟庆旸说。
民族歌剧《沂蒙山》以“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为创作主题,用浓郁的地方特色、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朴实生动的人物形象,以歌咏情,为观众再现了波澜壮阔、感天动地的历史场景。
山东歌舞剧院演员、“海棠”扮演者李迎春说:“《沂蒙山》首演到现在已经3年了,目前彻底完成了本土化阵容打造。为参加本届中国艺术节,我们又用了15天的时间冲刺,对作品进行打磨提升。这15天,对我来说是一次由外向内的寻心之旅,在破茧成蝶的过程当中,我和角色共同成长。文华奖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将永葆初心,把沂蒙精神讲给更多人听。”
“我在话剧《塞罕长歌》中扮演主要人物佟保中,他是一位从30多岁就在林场工作的老护林人。经过55年的努力,祖孙三代人终于把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变成了绿水青山。这部戏的创作过程非常艰苦,但是塞罕坝人的精神一直在支撑着我们。今天能够荣获文华奖,我非常兴奋。”河北省承德话剧团演员敖小毅说。
“看完《一起向未来》《只此青绿》,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这两个作品体现了青年人的朝气,很有感染力。”中交一航局一公司预算员刘蕊说:“作为一名预算员,通过学习预算计量等知识,参与雄安新区建设,我感到很自豪。”
新时代,中国文艺薪火相传,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为人民群众奉上一场完美的华彩乐章。
“无论多久,你都在我们身旁,相依相恋情深意长。江山就是人民,绘成你胸中景象。为了千秋伟业,为了时代华章……”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歌舞《领航》中闭幕,而艺术盛会永不落幕,人民的节日精彩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