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杭州 > 文字新闻
建设一流营商环境 让企业和企业家更有获得感
发布时间:2019-01-30  来源: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布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企业”是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扎实做好稳企业稳增长工作,也是2019年杭州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民营经济大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支撑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中流砥柱。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便利的投资环境、高效的政府服务、规范的服务管理、完善的法治环境是杭州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2019年,杭州将如何继续聚焦民营经济发展,充分激发市场、企业、大众的活力,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在省两会时间里,我们“问计”代表委员。

  我负责阳光雨露

  你负责茁壮成长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这不仅是杭州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杭州政府提供“店小二”式服务的真实写照。省人大代表、市发改委主任洪庆华认为,杭州要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有着独特的优势,“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政府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以打造人才新政升级版为引领,引才育人环境持续提升;以‘店小二’机制为引领,企业服务不断改善。”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杭州现有的优势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加强。“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杭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必须要将改革进行到底。洪庆华说,“要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和‘简化办、网上办、移动办、就近办’,进一步深入撬动经济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等各方面各领域的改革。”洪庆华同时建议,在简政放权的同时,政府要着力在提供公共产品、防止垄断、保护环境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补位”,规范市场秩序和市场监管、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保护好企业的合法权益。此外,政府还应该建立及时有效的政策沟通和反馈机制,提升政府人员的专业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做到企业有所忧,政府有所解,企业有所盼,政府有所应。

  优化营商环境,省政协委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教授潘亚岚把目光对准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

  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国家税务总局与中国银监会2015年起开展“银税合作”,助力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障碍。以纳税信用和纳税数据信息为条件,对纳税信用等级B以上的企业提供一定额度的免担保、免抵押、免服务费、利率优惠、审批简化融资支持。“‘银税合作’建立了纳税信用与银行信用互通机制,缓解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潘亚岚委员指出,下一步,“银税合作”应当着力解决一些新问题,如纳税信用信息共享程度有待提高,银行风险补偿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企业对银税信息共享存在的顾虑也有待消弭等等。

  对此,她提出三个建议:一是把银行发放“银税合作”的贷款力度列入对浙江、对杭州的经济贡献度评价指标,或作为大型企业集团,尤其是国有企业和财政资金项目选聘战略合作银行的重要依据,激发银行贷款动力;二是借力“互联网+”完善政务信息平台建设,她建议电子税务局专门开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实现税务信息即时传送,提高申贷效率;三是完善“银税合作”贷款的风控与补偿机制。加大财政对“银税合作”贷款提供的贴息补助与奖励,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同时,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可以开发针对“银税合作”贷款的融资担保产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共赢。

  持续深化改革

  提升服务企业水平

  “浙江和杭州有着优质的企业生存环境。”省人大代表、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金荣一语道出浙江民营企业发达的“秘诀”。

  “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浙江和杭州的政府部门尊重市场规律,放开市场准入,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沈金荣说,“政府部门在不过多干预企业发展的同时,还在建设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上下功夫。当企业遇到发展难题时,政府会关注并切实帮助企业去解决问题。”

  “杭州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在方便公民办事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但是针对企业办事服务还有很大的改善提升空间。”沈金荣认为,杭州要建设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继续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建立改革创新的容错机制,激发政府部门自身的变革动力,不断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的获得感也不断增强。此外,还要加强政策保障,为人才引进、法治环境打造、服务配套建设等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如何更好地激发企业活力方面,省政协委员、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屠红燕的关注方向则是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大力扶持历史经典产业实现创新与突破。她认为,浙江省历史悠久,杭州更有灿烂文化,如茶叶和丝绸等产业有着千年以上历史传承,蕴含了深厚的当地文化底蕴。当前,历史经典产业大多由民营企业和个体工作室组成,在民营经济发展遭遇阻力的大环境下,历史经典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相应地遇到一些障碍。“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互联网等产业相比,历史经典产业存在空间分布零散、对人才吸引力低、宣传和推广不足等问题。”她以丝绸产业举例,“近年来,丝绸产业本身仍然存在创新设计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人才青黄不接等问题;外部环境层面,也面临着替代纤维快速发展、消费需求深刻变化、桑蚕种养量缩质降等较大挑战。”

  屠红燕委员认为,在中央和省市相继出台政策扶持民营企业的基础上,历史经典产业更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发展后劲。比如出台相关的振兴扶持规划,建立专项服务对接小组,让政策得到有效充分落实;还可以规划历史经典产业集聚区,建立多品牌示范店,发挥品牌的集聚效应;同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联盟机制建设,加强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青年人才,做好职业对接,促进经典产业技术创新;此外,还要加大文化特色品牌、老字号企业的宣传推广,讲好特色产业的文化故事,形成挖掘、传承、弘扬历史经典文化的氛围。

上一条:萧山会展业聚人气成引擎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