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敬辉,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授,是武义引进的“周末科学家”之一,也是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她带领科研团队跟很多武义企业打交道,帮助解决各项技术难题。
武义制造业基础扎实,但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技术团队的支撑。在新发展格局下,这些情况都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武义县积极搭建平台,引进智力资源,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开“智力促共富”的新局面。
柔性引才:科学家和本地企业精准对接解难题
几年前,武义西林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就开始谋划“机器换人”,却苦于找不到对口的专业人才,关键技术很难取得突破。峰回路转,2020年我市推出“揭榜挂帅”工作机制,征集、梳理企业技术难题之后,张榜求贤。武义西林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技改项目“悬赏”500万元。杨敬辉所在的科研团队“揭榜”,攻克这一技术难题之后,双方又启动了好几条生产线的合作。
这次成功的尝试,也促成了武义县政府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合作,双方决定共建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2020年底,该研究院正式揭牌,杨敬辉任院长。这样一来,她与武义企业的联系更紧密、更深入。
“我们团队总共40多人,目前有近30人常驻武义,保证研究院高效运转。”杨敬辉说,他们定期走访企业,开展调研,收集技术难题,形成自己的科研清单。他们通常会进行提炼,优先解决行业共性问题。“这些问题有大有小,小问题得到解决也很有意义。”比如他们已经攻克的保温杯检测“机器换人”项目,如果企业自行研发,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而且不一定成功。现在企业只需购买现成的设备,成本控制在10万元以下,研发成本相当于政府买单了。还有困扰企业的自动化装配、自动化喷涂等问题,也陆续得到解决。
杨敬辉对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定位,是服务于企业的生态平台。“我们要打通高校和企业的沟通渠道,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研究院内部有样板工厂、创新中心、培训中心等,形成小的产业链。目前,这个平台吸附了很多合作伙伴,氛围越来越好。“我们这是新时代的上山下乡,只是从服务农业变成服务工业。”杨敬辉觉得这种模式很好,科研人员都能“沉”到企业里。
县委组织部人才科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省内外256名科学家与武义县本土企业达成合作,对接解决企业生产难题100余项;企业申报研发总费用达18.53亿元,增长52.2%,规上企业总营收同比增长26.4%;科创指数、R&D占比居山区县首位。
榕器共享:推动制造业转型
带动产业共富
在聚杰电器有限公司的展示厅,陈列着五花八门的产品。其中,锂电剪刀是通过榕器共享智造平台实现落地的第一批产品。
“我们当初看到一家小微企业在卖锂电剪刀,销量不大,一个月只能卖几百台。”该公司副董事长陈伟说,他们觉得这个产品创意很好,于是联系对方谈妥合作,按照出口标准重新研发,优化改进,提升产品质量,然后投入生产。去年六七月,锂电剪刀开始出货,订单量快速增长至8万台,年销售收入可达1亿元。
据了解,聚杰电器主要生产电动工具和智能小家电,产品种类多,更新迭代快,客户个性化诉求明显。“我们公司虽然有数十名研发人员,但每年推出的新产品还是不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有时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又卖不掉,大笔资金投入打了水漂。”陈伟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打造了榕器共享智造平台,借此整合社会上的研发资源,实现互利共赢。目前,这个平台已经运转起来,专业设计公司、小微企业、行业精英、高校院所都成为聚杰电器的合作伙伴。
武义一家小微企业就通过这个平台跟聚杰电器达成两款砂光机的合作,目前正处于研发设计阶段,明年将实现销售额3000多万元。该企业负责人胡先生说:“我以前做了10多年产品研发工作,2014年从企业离职,自己创业。现在生意不好做,原材料价格波动大,订单少,客户把价格压得很低。我们不接订单不行,可是接了也没多少利润。”面对这种尴尬的状态,胡先生也在寻找出路。去年,他找到一个机会。聚杰电器的客户想采购砂光机,而砂光机正是胡先生的主打产品,于是双方决定合作,根据客户的要求重新研发。“我们小微企业很难进入大的供应链,现在通过榕器共享模式,把订单接下来,不仅增加了利润率,而且企业管理等方面也能得到提升。”
目前,永康新代科技在榕器共享平台孵化的热熔电动胶笔获得得力、小真等行业头部企业的多个订单;天津一米田地科技有限公司在榕器共享平台孵化的智能花盆产品,上市第一个月销量就达5000多个,产品质量大幅提升,成本降低10%;木道工具借助榕器共享平台销售渠道成为博世供货商;榕器共享平台还联合高校开展科研服务和科研成果转化,比如发布设计任务书,推动高校学生的毕业设计形成面向市场的产品,并投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