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盏灯,既照亮别人,又温暖自己。今年以来,为引导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龙门各级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入户宣传、文明巡查、文明劝导、文明捡跑等形式,掀起一个个全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热潮。
当前,龙门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县级)为抓手,持续推动文明建设迈向纵深,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文明素养、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力,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效激发群众参与建设文明城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形成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良好氛围,为龙门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幸福示范县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在龙门的公园、广场、河堤、碧道经常能看到“红马甲”“黄马甲”的身影。这些“红马甲”“黄马甲”是来自龙门不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为保护龙门生态环境,助力文明城市创建,一群喜欢跑步健身又热心社会公益的人们聚在一起,把跑步健身和环境卫生公益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倡导市民争做生态文明的先行者、践行者和守护者。
数据显示,龙门县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服务队伍540支、志愿者66346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20.8%,他们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6万多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大街小巷,为城市“刷”上最温暖的底色;无论是重大赛事还是日常活动,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交通秩序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为营造安全、文明、畅通的交通出行环境,龙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联合县公安局机关、派出所等部门抽调精干警力,全力以赴投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
在交通秩序维护中,交警大队定岗定人定责,明确灯控路口、重点路段路口和机动巡逻组等岗位执勤民(辅)警的具体工作职责,压实责任。根据路面状况,采取每组2人或者3人定点值守、机动巡逻、动静结合的勤务模式,充分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同时,加大对机动车逆向行驶、乱停乱放、无牌无证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整治渣土车、农用车、变型拖拉机等,全面清除占道“僵尸车”,对行人不走斑马线、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纠正和教育,全力净化交通环境。龙门县公安局将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摩电整治与文明创建工作相结合,组织交警大队全面开展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
连日来,记者在龙门县城看到,交警在辖区主要路口、路段,重点整治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无牌无证上路、违规载人、闯红灯、不佩戴安全头盔等违规行为,并在现场进行创文及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倡导广大群众自觉摒弃不文明交通行为。
农贸市场秩序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一环。连日来,龙门聚焦文明城市创建中的短板及薄弱环节,持续精准发力,抓细抓实市场环境卫生、摆卖秩序、车辆停放等重点问题整治。对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龙门县市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加强管理、综合整治、严格执法等措施,落实农贸市场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农贸市场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围绕物业小区整治、市政设施建设、建筑工地管理等重点工作,龙门县住建局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市政基础设施实施更新改造,同时,做好建筑工地围挡文明宣传,加强扬尘管控,严格施工许可审批,督促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龙门县市场监管局则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重点围绕集贸市场、餐饮服务单位、商超、药店、校园周边等市场监管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和文明劝导活动,督促和引导各经营主体做到文明经营、诚信经营、合法经营。
如今,生活在龙门乡村的村民每天都能听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喇叭”里传来的央广新闻播报和激昂的红歌。“近年来,龙门大力推进新时代乡村文明实践智能广播建设。”龙门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180个行政村(社区)办公楼、公园、广场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建设了智能广播530多套。智能广播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把满满的正能量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乡村生活。此举也成为龙门活跃乡村文化氛围,增强村民凝聚力的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为龙门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龙门县各镇(街)也全力投入到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中。蓝田瑶族乡认真落实文明创建工作部署,不断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落实沿街商铺文明经营,营造干净整洁市容环境;规范停车秩序,营造良好出行环境;做好常态化保洁,提高辖区环境卫生质量水平。
永汉镇始终把“创建为民”的宣传引导摆在突出位置,最大化激发广大群众内生动力。多渠道宣传动员群众参与文明创建,利用流动宣传车、农村大喇叭、微信工作群、发放倡议书等多种形式,突出宣传“点”,拉好责任“线”,拓宽覆盖“面”,引导群众自觉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平陵街道组织志愿者到各包干区开展爱国卫生环境整治,在各交通主次干道路口开展文明出行志愿服务;组织执法人员到市场周边整治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等违法行为,通过实际行动助力龙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